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0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旗帜网:聆听大地脉动的地质人

    发生后,李海兵和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调查及科学钻探选址考察队在汶川、北川、青川等地进行为期30天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研究。白天,他们沿着地震破裂带认真勘察,走访当地群众,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的地震活动遗迹;晚上则在帐篷内加班加点,裹着睡袋打个盹儿就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在如此巨大......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10/t20231010_745015.html    发布时间:2023.10.10 10:47:00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2022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进展的通知

    找矿潜力。   4   青藏高原强震破裂与传播机制   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碰撞作用区域地质调查”;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破裂传播机制”;国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鲜水河断裂带带运动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地震危险性评估”;青藏高原二次科考“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

    https://www.cgs.gov.cn/ddztt/qgddh/2023ddgz/2023grb/202301/t20230112_722936.html    发布时间:2023.01.12 16:16:00
  3. 中德地震破裂和断层作用双边研讨会获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资助

     日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海兵研究员团队与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Christoph Janssen教授共同提出召开中德“地震破裂和断层作用”双边研讨会,获得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资助(项目编号:GZ1231)。会议将于2015年11月初在四川成都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1603/t20160309_303198.html    发布时间:2015.10.21 12:37:51
  4. 李海兵研究员做学术报告介绍尼泊尔8.1级地震发震构造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运泰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研究员等与会专家学者就尼泊尔地震震源机制、地震破裂过程及与汶川地震的对比情况等问题同李海兵研究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外,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彭华研究员的团......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1603/t20160309_300226.html    发布时间:2015.05.13 14:29:21
  5. 为受伤的大地把脉

    铁路沿线其他地段活动断裂的活动性如何,断裂活动是否可能诱发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等亟待尽快查明。11月16日,张永双赶至地震现场,进行地震破裂特征及其工程危害性考察。  为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青藏铁路的如期开工和安全建设,铁道部部署了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调查,委托地质力学研......

    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cxzy/jcdt/201603/t20160309_295787.html    发布时间:2011.07.28 15:18:17
  6.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新鲜出炉

    李海兵研究员团队在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质调查项目联合资助下,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详细研究汶川地震破裂带性质、破裂过程、地震断裂带结构、大地震的断裂弱化机制与强化作用,揭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断裂、蠕变断裂及变形机制,分析了石墨层......

    https://www.cgs.gov.cn/ddztt/qgddh/2015qg/mtbd/201603/t20160309_295202.html    发布时间:2015.02.04 16:04:21
  7. 国土资源系统一线工作人员抗震救灾特写

    研究所3位研究员张永双、马寅生、胡道功“失踪”了。   说他们“失踪”,是因为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去向。为了寻找宏观震中、查清地震破裂带走向,他们连续5天对地震破裂带进行不间断追踪,有两个晚上在野外露营。本报记者见到他们时已经是4月20日。   追踪地震破裂带需要体力......

    https://www.cgs.gov.cn/ddztt/ddyw/qhys/wmzxd/201603/t20160309_295186.html    发布时间:2010.04.26 11:28:30
  8. 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李海兵研究员团队在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质调查项目联合资助下,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详细研究汶川地震破裂带性质、破裂过程、地震断裂带结构、大地震的断裂弱化机制与强化作用,揭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断裂、蠕变断裂及变形机制,分析了石墨层......

    https://www.cgs.gov.cn/ddztt/qgddh/2015qg/mtbd/201603/t20160309_295078.html    发布时间:2015.01.29 16:00:00
  9. 国土资源部地震活动断裂调查组获汶川强震地表破裂构造现象

    在北川地区,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构造明显,主要表现为地震鼓包、挤压脊和张裂隙等,这些破裂构造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地震破裂构造也见于河道。它们沿走向断续分布,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200余米,但总体沿北川断裂带分布。根据野外对挤压脊破裂构造的初步测量和分析......

    https://www.cgs.gov.cn/ddztt/ddyw/wcdz/yxkb/201603/t20160309_294853.html    发布时间:2008.05.19 15:49:10
  10. 玉树7.1级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和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带清晰(照片7)。破裂带总体走向320°,由两条地表破裂斜列组成,破裂表现为一系列挤压鼓包与张裂缝相间排列,左旋走滑性质。该点是此次地震破裂实测水平位移量最大的地点,人工沿冲沟岸壁堆砌的石墙左旋位错量约1.8m(照片8)。该点略往北,实测冲沟沟壁得到的水平位错量为2.2m,但标......

    https://www.cgs.gov.cn/ddztt/ddyw/qhys/mtsy/201603/t20160309_292833.html    发布时间:2010.04.26 11:31:35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