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汶川地震专题 > 一线快报

国土资源部地震活动断裂调查组获汶川强震地表破裂构造现象

来源:地调局 发布时间:2008-05-19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地震活动断裂调查组一行6人赶赴重灾区北川县城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震活动断裂的实地调查,获得了汶川强震地表破裂构造现象,并获得了发震断裂性质的基本认识。

    (1) 在北川地区,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构造明显,主要表现为地震鼓包、挤压脊和张裂隙等,这些破裂构造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地震破裂构造也见于河道。它们沿走向断续分布,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200余米,但总体沿北川断裂带分布。根据野外对挤压脊破裂构造的初步测量和分析,主要破裂带的最大垂直位移量约3米,单个挤压脊的缩短率达25%。

    (2) 地表不同类型破裂构造存在几何学和运动学的不同,但它们之间在动力学上是一致的。具体表现在:挤压脊走向以南北为主,沿北东东向的破裂带存在右旋走滑运动分量,而北北向的破裂带存在左旋走滑分量。这些破裂特征证实,引起这次强震的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以逆冲运动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逆冲方向由西向东。根据地震破裂构造确定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100~110E(即NWW-SEE方向),这个调查结果与美国USGS公布的主震震源机制解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