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奖。 3S技术与地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加强两岸及国际交流 首席专家陈建平 团队首席专家陈建平结合团队自身优势,与台湾大学联合开展了海峡两岸地质环境交流研习营活动,研习营成员赴河北省承德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学习。承德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元古宙斜长岩和中生代......
留学基金委资助(或其他资助渠道)中青年科技人员,分享了在国外求学以及留学访问期间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成果。殷建军副研究员分享了自己在台湾大学博士后交流期间,在石笋古气候方面以及AMS 14C定年技术的学习;姜光辉研究员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岩溶含水层情况以及G360地下水研究所在钻......
峡等海域地应力观测与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项目组彭华研究员和马秀敏高级工程师一行2人对台湾地区开展了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并与台湾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项目组对台湾地区车笼埔断裂、高雄地区泥火山、池上断裂、大屯火山群等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台湾......
8月21日,福建省地矿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台湾海峡地质研究中心邀请台湾大学地质系、东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师生开展“追本溯源谈福建与台湾地质演化对比”为主题的闽台地质交流研讨。这是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台湾海峡地质研究中心、福建省地矿局与台湾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构建教育、学术和......
并成为开展国际地质科技交流的平台,助力高品质旅游事业的发展。 报告会上,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安泽、台湾大学地质学系教授王鑫、香港岩石地貌保育协会会长吴振扬、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办公室主任郑元等专家,分别作了题为《中国旅游地学30年回顾与......
为了解东亚地区季风演化历史和驱动机制提供了年际分辨率的古气候档案。通过这些工作,蔡炳贵同志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台湾大学以及泰国玛希隆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蔡炳贵同志常年奋战在野外工作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
内学者的工作知之甚少,认可程度不高。为了扭转这种学术认知,提高国内学者青藏高原研究的话语权,在肖序常院士的支持和指导下,翟庆国与台湾大学地质学江博明教授开展了合作,对藏北羌塘地区高压变质岩石、蛇绿岩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2011年以来,他在国际一流英文期刊连续......
p; LU Hailong 加拿大科学院新技术研究所教授 (北京大学教授) LIU Char-Shine 台湾大学教授 LI Xiaoyun 挪威Statoil ASA公司教授 Lee,Sung-Rock 韩国地质与矿产......
物理海洋学家 1935年12月31日生于湖南攸县。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7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
研究 Integrated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karst rock desertification 15:00-15:10 茶歇 15:10-15:30 李红春 台湾大学 亚洲季风与中国岩溶地区的干旱 Monsoon climate in Asia and its impact on karst drought 15:30-15:50 W.E.G Mul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