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有色金属企业发展的硬道理。企业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唯有加快绿色低碳数智化发展转型。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对绿色低碳、数智化转型谈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受访者供图)

    众所周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集团”)作为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的龙头企业,在数智化转型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有色金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中铝集团是如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

    针对这个问题,段向东委员向记者介绍,中铝集团始终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全面塑造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铝集团发布了“绿星链通”1.0平台,由此步入了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为进一步推进各类资源要素汇聚和各类市场主体融合,他们不断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当前,中铝集团已实现“绿星链通”,完成从1.0向2.0的迭代升级,以高质量数据为核心,服务1万余家内外部企业。

    在新一轮数智化浪潮中,科技人才是有色金属企业发展的关键。中铝集团紧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充分发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业链条完备、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资源海量、市场规模超大的优势,积极开展“AI+”行动,中铝集团还发布了有色金属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坤安”。让人才助力科技成果腾飞,为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绿色发展是当下企业发展的热点话题,据DeepSeek抓取关于企业发展的数据显示,绿色发展在经营、收益、企业治理等关键词的搜索中位列热度首位。尤其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更是企业始终不渝的追求方向。

    以中铝集团为例,近年来,他们通过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变革行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年降碳量同比获得新的提升,电解铝绿色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新的增长点,矿山生态修复年度计划完成率不断出现新高,碳达峰工作稳步推进,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化跨越式转型发展。

    “我们发挥自身产业基础优势,结合不同地区的水电、风电、光电等绿能资源禀赋,积极推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不断增加绿色可再生能源比例,2022年~2024年,中铝集团新增装机容量374.42兆瓦,目前已建成新能源规模超过3400兆瓦。”段向东向记者介绍。

    此外,中铝集团还创新性打造全国示范性绿色能源-电解铝产业基地——包头达茂旗120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已于2024年底建成装机536兆瓦,今年全部并网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301万吨。

    未来,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段向东介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我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升的重要抓手。下一步,中铝集团将着力实现有色金属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加快推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征程中挺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脊梁。

    两会观点丨专访!段向东委员谈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展现中心广大离退休老党员讴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辉煌历程和对党无限的崇敬热爱,2021年6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举办离退休干部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离退休、在职党员同志参观了展览。

    本次书画作品展得到中心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响应,共收到11位离退休老同志的37幅作品,其中,书法作品15幅,绘画作品22幅。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广泛,主题鲜明,立意新颖,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中心离退休老同志对党的崇敬之心、感恩之情,展示了离退休老同志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表明了离退休老同志珍惜光荣历史,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不渝听党话”的坚定信念。

    观看展览

     

    书画作品

    绘画作品

    天津地调中心举办离退休干部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举办了“波澜壮阔百年党史,砥砺奋进水环六十载”史料展参观活动。2021年7月14日,水环中心组织广大离退休职工参观展览,学百年党史,忆水环中心六十年发展史。

    本次展览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主线,展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顽强求索到长征路上奋勇向前,从抗日救亡力挽狂澜到协商建国共创伟业,从国家初创筚路蓝缕到“两弹一星”攻坚克难,从改革开放敢为人先到复兴巨轮劈波斩浪,充分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伟大成就。

    同时,以不同历史时期影像图片及成果资料,展现水环中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密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以及水工环地质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从最初单一的水文物探找水队,逐步成长为集水工环地质调查、物探、遥感、钻探、仪器研制、信息管理等为一体的地调科研综合队伍,走过的60年风雨历程。

    参观过程中,一幅幅老照片,一张张地质成果图,让老同志们感慨万千。尤其是水环中心成立伊始就在这里工作的老同志,在照片前驻足良久,在他们面前展示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曾经的过往,老同志们激动地讲述水环中心两次迁址、七次更名、数次变更隶属关系的发展历程,深情回忆着自己的工作经历,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回到了曾经奋斗过的美好日子。作为水环中心建设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他们曾经以地质事业的薪火相传为己任,曾经为水环中心的发展奋力拼搏,他们感慨那段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也为今日水环中心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到无比自豪。

    回望百年路,重温六十载,老同志们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水环中心更加蓬勃发展。

    水环中心离退休职工参观“波澜壮阔百年党史 砥砺奋进...

    初心烛照未来,榜样引领时代。2021年6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离退休老党员和青年党员代表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颁发仪式,中心党委书记参加仪式并讲话,班子成员悉数参会。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心党委书记宣读了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名单,并率领导班子分别向到会的7位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和献上鲜花。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原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沈保丰所长代表获奖老党员发言,青年党员代表蔡云龙同志作了表态发言。荣获纪念章的老党员纷纷表示,要珍惜光荣历史,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永葆政治本色,坚定不移跟党走,始终不渝听党话,始终做到坚定信仰,对党忠诚,用自己的言行为“后生晚辈”树立标杆、当好表率,继续做好先锋模范的“带头人”、“引路人”,为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

    天津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向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充分体现了党对老党员几十年来忠诚党的事业、践行初心使命、勤勉为党工作和默默为人民服务的肯定和褒扬,传递了党中央对老党员始终如一的关心和关怀。老党员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天津地调中心离退休党员干部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工作岗位,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和传承地质事业 “三光荣”传统和“李四光”精神,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用青春和汗水为我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和中心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初心和使命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同时强调,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要以“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为契机,以前辈为镜、向先进看齐,感悟初心召唤、坚定使命追求。以老党员为榜样,忠诚党的事业,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血脉,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仪式最后,全体参会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庄严的承诺和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每一位党员心中久久回荡。

     

    天津地调中心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2021年3月8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地学文献中心组织召开“庆三八·看党史”红色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大型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的形式重温党史,地学文献中心党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苦难辉煌》回顾了党的诞生、发展及壮大的历史,真实、细致、全面展示了党所走过的惊心动魄的艰难历程;多维度、全景式再现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长征胜利和全面抗战爆发这一历史阶段,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征程和革命精神;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点起星星之火,实践着中国革命的道路。

    全体党员干部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

    回望来时路,启航新征程。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与不竭动力,接续奋斗;要把在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干事创业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奋进之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地学文献中心开展“庆三八·看党史”红色教育活动

    地学文献中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阻断了华夏儿女团圆的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严密部署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雷霆之势拉开了疫情防控帷幕。党员、中层干部、热心职工纷纷投入到抗“战”一线。他们用忠诚和担当构筑起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固防线,用爱心与呵护守护着全所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疫情不消,防控措施不退,职责不减”。物化探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单建新同志,以强烈的责任感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自疫情发生以来,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职责和作用,组织制定了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相关部门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及时汇总更新人员信息台账、随时掌握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为所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扎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络,确保各项抗疫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到位,取得良好成效。

    2.“滞留湖北、集中隔离……,对于远离家人温暖的同事,我愿尽我所能像关心家人一样关注他们”。物化探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宋英霞同志,在疫情爆发的初期时期,放弃春节假期,最早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坚守岗位,负责每日疫情报告、滞留湖北人员情况追踪、会同各部门弄清全所职工信息,严密监控途经及滞留湖北人员的行动轨迹和“四态”状况、明晰他们返回时间、隔离期限,为单身楼集中隔离的职工测温登记、购买药品、收取快递,体贴入微,送去温暖,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着每一位需要关怀的人。 

    3.“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大家安心,我才安心”。物化探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魏华玲同志,以强烈的政治敏锐性,急所党委之所急,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联系正规口罩供应渠道。2月12日在能见度不足100米的恶劣天气条件下,在别人已经酣睡的深夜,两次不畏严寒和被传染的风险,驱车前往口罩供应商所在地,成功采购到一次性口罩,稳定全所职工因口罩紧缺带来的恐慌。她着眼细节,设计精美便利贴,用“小口罩,传真情,我们始终与您‘战’在一起”这样温馨有力的话语,传递党的温暖与关怀,激励全所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跟党走,勇敢面对疫情,共渡难关。 

    4.“不让一例病例进院区,不漏一人全排查”。物化探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米宏泽同志和保卫班班长崔宝清同志,带领保卫班全体人员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强大的战斗力,构筑院区防控网络,切断院区疫情传播途径,制作院区人员出入卡,实行分类登记,及时采取院区封闭管理。李振同志,严把办公楼进出关,执行最严格的24小时值班和登记制度,严禁任何人员私自进出,必须佩戴口罩,体温监测合格,登记在册方可进入办公区。由中层干部、党员、热心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等36人担任家属楼楼长、单元长,全力配合地方政府部门对院区住户进行入户排查登记工作,共排查居民387户1200余人,实现院区居民全覆盖,积极开展疫情知识和政策宣传,确保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让新冠病毒无处藏身,让院区居民温暖舒适”。物化探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刘海良同志,现场指挥并参与对全所电梯轿厢、家属楼楼道、院区垃圾桶等关键节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毒杀菌,积极采购防疫消杀物资,确保院区消杀工作不断线,为全所职工营造安全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水电暖班组9人24小时候命,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水电暖供应,确保院区干部职工生活基本日常生活;总务组4人,将水电售卖业务迅速撤离办公楼,减少办公楼人员流动,在确保水电暖供应的同时,为在职职工提供安全的办公环境;积极做好单身职工回所后的隔离工作,确保日常生活物资供应。职工食堂2人,为避免就餐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采取“预报人数、配置盒饭、分段拿取、分散就餐”的就餐模式,以保障全体员工能够吃上放心安全的餐食,筑起一道安全、牢固的后勤保障防线。

     

     

     

    6.“用我的网络维护专业技能,全力支撑所信息化、网络办公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和居家办公更高效”。信息中心网络管理员徐建宇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疫情期间每日准时到岗对网络安全、信息系统运行等进行巡视维护,全力保障网络畅通、地质云等平台正常运行。主动梳理测试QQ会议、企业微信、华为welink、好视通云会议等在线会议APP,最终在华为welink系统上组建我所组织框架,注册开通职工帐号,多次开展试用测试,以满足会议需求,对疫情期间召开的各种网络视频会议提供技术支持。开通VPN服务,满足职工在家远程办公需求。 

    危情时刻见真情,疫情面前显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他们坚守在抗疫岗位上,持续奋战,严防严控,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践行着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他们的举动温暖人心,凝聚力量,守护着每一名干部职工的生命健康,全所干部职工要以他们为榜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坚定信心,始终不渝跟党走,勇敢面对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疫”战线上物化探所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牢记使命!看习近平始终不渝的初心

    这是3月31日拍摄的张富清。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有这样一位老英雄,“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就是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已经95岁高龄、有着71年党龄的张富清老人。

    战争年代,在生与死之间,张富清选择不顾安危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战斗英雄。1948年3月,出身贫苦的陕西汉中洋县人张富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阶段,他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6月,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1个、击毙敌人2名、缴机枪1挺;7月,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人,扫清敌人外围,占领敌人碉堡,给后续部队打开缺口……3枚奖章、1份西北野战军报功书、1本立功证书,记载着他立下的赫赫战功。“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死……我情愿牺牲,为全国的劳苦人民、为建立新中国牺牲,光荣,死也值得。”任凭岁月磨蚀,朴实纯粹的初心,滚烫依旧。

    和平时期,在小家与国家之间,张富清选择舍弃名利扎根山区,始终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光与热。1955年,退役转业时,组织告诉已升为连职干部的张富清,恩施地区条件艰苦,急需干部支援。山水迢迢,他深知这一去只怕再也回不了大城市。虽然心里惦记着部队,又想离家近些,他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带着爱人来到了恩施。到恩施后,他再次响应组织号召,奔赴来凤县。从此,两人扎根异乡山区,一过便是一生。从粮食局到三胡区、卯洞公社再到外贸局、建设银行,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甘当螺丝钉。三胡区是来凤县最穷的地方,为了工作,他甚至都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由于困难时期工作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路太远,钱也不足,我想我不能给组织找麻烦,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不能考虑家事和私事,任何时间我都要考虑党和人民的利益,我要做的事符不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符合的我就做,不符合的我就坚决不做。”任凭光阴流转,清澈无私的初心,坚定不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富清每一次选择,都在践行他在党旗下的誓言,都在诠释他始终不渝的初心。以张富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新华网评:始终不渝的初心是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