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9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发的“一种用于智能化钻探系统的机械手”(专利号:ZL202410920276.5)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为智能化钻探系统设计了一种多级伸缩机械手,可远程遥控完成钻管接卸。发明具有三方面优势,一是采用齿轮减速机构驱动机械手回转,提升了低速运动时的稳定性;二是增加机械定位装置,保证定位准确性;三是配备钻管姿态识别机构,确保钻管抓取可靠性。

     

     
    探矿工程所“一种用于智能化钻探系统的机械手”获国...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烟台中心”)滨海湿地调查室通过对岩石点荷载仪改造升级,成功获得了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两项专利通过对设备原有构件的“借用”,继承了传统岩石点荷载仪简单、耐用、模块化的“基因”,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及齿轮效应,在岩屑零飞溅,试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原设备柱塞复原及样品加载的连续性和省力性,达到了试验效率翻番、人力成本减半的预期目标。该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提升了传统岩石点荷载仪的试验效率和安全性,有力支撑了野外地质调查作业,同时两项专利的获得也是我们立足岗位实践,对地质调查装备改造自研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

    下一步,烟台中心将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地质调查技术装备的改造自研道路上大胆探索,持续丰富地质调查装备矩阵,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烟台中心努力探索调查装备改造自研新路径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发的井下地震仪器的井锁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1132400.2。

    该装置包括竖管,竖管内壁的上部固定安装横向的环形板,环形板的底侧均匀固定连接数个圆周分布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端,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同一个圆环的顶侧,圆环的底侧轴承连接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底侧的中间开设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内活动安装方杆,方杆能够沿方形通孔上下滑动。该装置结构巧妙,利用三角支撑的稳定性固定竖管,更加牢固,不易出现侧滑的现象,同时支撑臂打开时横向向外伸长,支撑臂打开方向与井壁垂直,有效避免了支撑臂在打开过程中沿井壁上下滑动的现象,支撑臂合拢时横向向内缩短,当支撑臂的外端插入井壁后能够拔出,增加固定解除时的便利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水环所研发的井下地震仪器的井锁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2000米永磁直驱电动钻机在吉林松原完成交付。

    探矿工程所永磁直驱技术团队结合现场钻探设备情况,围绕施工单位节能减排、降低维保成本两大目标,利用永磁直驱技术对油田传统机械钻机进行了升级改造。交付试钻的2000米永磁直驱电动钻机具备无齿轮传动、提下钻与送钻一体化、司钻集成化等显著优势。

    2023年,探矿工程所已在江苏、吉林等地区成功交付3台套永磁直驱电动钻机和电控系统,支撑新开了4项钻井工程。

    图1 ZJ20DBZ永磁直驱电动钻机 

    图2 ZJ20DBZ永磁直驱电动钻机代码设计

     
    探矿工程所自主研发的2000米永磁直驱电动钻机在吉林...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近日采用自主研发的浅层钻探设备在山西省某重点调查区开展了铝土矿异常快速查证与技术方法试验,取得积极进展。

    目标调查区铝土矿取样面临系列难题:一是试验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交通不便,传统设备难以到达查证点位;二是目标矿层较厚,传统浅井方法难以穿透;三是含矿层位于土壤砂砾松散覆盖层之下,顶底板岩石破碎,取心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探矿工程所浅钻技术团队采用TGQ-30型轻便钻机,配合轻质铝合金钻杆、φ60mm薄壁取心工具和齿轮型硬岩金刚石钻头等技术工艺,开展了2个钻孔的取样试验,单孔岩心采取率大于90%,取心质量和钻进效率均满足该调查区铝土矿调查评价需求。

    下一步,浅钻技术团队将围绕铝土矿调查取样需求,进一步攻关新能源电动钻机、原位无污染取心等绿色勘探关键装备和工艺,积极开展应用示范,为战略性矿种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低山丘陵上的钻探点位

     一勘查孔的全孔取心

     
    探矿工程所铝土矿浅层取样试验取得积极进展

    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新一代3500米永磁直驱顶驱地质钻机研制”(2015DFA70300)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

    该钻机采用变频永磁电机直接驱动顶驱和绞车,具有无级调速、恒压自动送钻、大于30米长行程立根钻进和提下钻开泵扫孔等特点,具备钻进参数实时监测、故障实时显示和历史数据回放等功能,大幅提升设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设备具有无齿轮传动、无摩擦刹车和悬停、高精度送钻等独特优势,有效解决现有钻机回转传动链结构复杂和维护保养的问题,突破传统钻机闸带、轮毂、盘刹、工作钳频繁使用磨损和无法精确控制送钻速度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向新一代地质钻机的跨越。

    该钻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永磁直驱顶驱钻机的核心技术,占据了电动顶驱的技术制高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钻机可广泛用于地热(干热岩)、页岩气等陆域清洁能源及深部资源勘探开发工程,满足深孔复杂地层钻探对高效智能节能钻机的迫切需求,为实施绿色勘查智慧钻探提供装备基础,为全力支撑能源和矿产战略资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装备保障和技术服务。

                                                          

                                    

    探矿工程所“新一代3500米永磁直驱顶驱地质钻机研制...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长期从事高温地热钻探技术研究,有效破解了高温钻探技术难题,研发了永磁直驱顶驱钻机、全金属涡轮钻具、孕镶金刚石钻头、高温钻井液、钻井液处理系统等多项技术成果,初步形成了高温钻探装备、技术体系,相关技术在西藏羊八井、羊应乡、雄安新区、青海共和干热岩工程、惠热I井干热岩钻探等高温地热(干热岩)钻探工程中广泛应用,有效的促进了新型清洁能源钻探调查进展。

    1. 高温硬岩复合钻进技术

    为提高高温地热(干热岩)钻进效率,探矿工程所针对高温硬岩钻探特点研制了耐高温高转速全金属涡轮钻具和高温硬岩孕镶金刚石钻头,可满足300℃高温钻探需要,具有耐高温、高转速、长寿命等特点,采用涡轮钻具配合金刚石钻头复合钻进技术可有效破解高温硬岩钻探技术难题。

    2、高温钻井液技术

    高温钻井液技术是高温地热钻探关键技术之一,探矿工程所针对干热岩钻探特点,研发优选了多种抗高温钻井液处理剂,形成了抗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和高温固井水泥配方及工艺,在青海共和GR1井干热岩钻探工程中成功应用,可满足240℃以上高温钻探的需要,有效地破解了高温地热钻探钻井液技术难题。

    3、高温钻井液处理系统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矿工程所已形成钻井液固相控制全套技术装备,并开展了冷却及废浆处理系统研究,在解决高温钻井液处理技术难题的同时,有效实现绿色环保无污染钻探施工,为高温地热钻探调查提供装备和技术保障。

    4、永磁直驱电动顶驱钻机

    针对高温地热钻探特点,探矿工程所自主研发了3000m、3500m系列永磁直驱电动顶驱钻机,具有自动送钻功能,实现无齿轮传动、变频无级调速,卷扬机具有无磨擦刹车、能耗刹车和悬停功能等,实现提下钻遇卡阻开泵回转施工工艺。已成功完成浙江临安页岩气钻探和惠热1井钻进工程施工,节约能源达30%以上。

    5. 高温平衡钻井工艺

    高温地热钻井面临井涌和井喷的风险,要满足安全快速钻进,需要采用平衡钻进工艺。该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的耐高温旋转防喷器系统,可实现井底压力平衡、井口压力控制、带压钻进施工,有效防止漏失、井涌,保护地热储层,提高钻探效率。

    6、超高温高压流变仪

    依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高温高压钻井液流变仪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编号2012YQ050242),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超高温高压流变仪。该仪器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外环隔离磁耦合驱动和非接触式扭矩传递测量技术,攻克了超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动态密封和剪率控制等工程难题,实现了高温320℃、低温-10℃和高压220MPa条件下的高精度粘度测量。超高温高压流变仪的研制成功,象征着国内的流变仪测控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打破了国外高端流变性测试仪器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仪器可满足深地科学钻探、深部地热资源钻探的高温高压钻井液测试需求,也能应用于深水或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型清洁能源钻探用低温钻井液的流变性测试评价。

    应用案例1:2015年7月,探矿工程所自主研发的Ф127涡轮钻具,在“干热I井”(国内首口干热岩科学钻井)进行了国内首次涡轮取心钻进实验,钻进平均机械钻速为1.29m/h,与165mm螺杆和转盘钻进方法相比,钻进效率分别提高了30.3%、98.46%、18.34%。

    应用案例2:探矿工程所研发的高温钻井液技术和高温固井技术在羊八井北区高温地热田钻探中得到了应用,为羊八井ZK4001高温地热井钻井与完井提供技术支持,获得206℃连续高温蒸汽,为地热电站提供热能,到目前已连续供热近30年。

    应用案例3:2018年,钻机在广东惠州进行惠热1井干热岩钻探施工,设计孔深3100m。截止6月29日,已钻进至2308m。该钻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永磁直驱顶驱钻机的核心技术,占据了电动顶驱的技术制高点,为深地智能化钻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探矿工程 精心服务绿色勘查

    2021年7月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000米智能地质钻探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组在保定博野野外试验现场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教学实习。

    项目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5000米智能地质钻探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执行期限、课题设置、牵头单位与参与单位等基本情况。课题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了试验现场区域布置规划和安全注意事项,对5000米智能地质钻探装备的组成、各部分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动力要求、安全配置等作了详细说明。现场的项目研发人员、试验人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悉,经过3年时间项目组已完成了5000米智能地质钻探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工作。其中,井口自动化作业系统自动化程度达90%以上;钻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实现小口径地质钻探绳索取心孔底信息的采集与遥传及MWD系统与绳索取心工艺的对接;构建了地质小口径特深孔绳索取心钻探工艺用管柱口径优化理论,形成了适应国内生产需求的5000米特深孔岩心钻探用口径系列与钻(套)管柱规格;研制了大颗粒表孕镶高胎块金刚石钻头及偏心斜齿轮金刚石取心钻头及耐温150℃环保冲洗液体系等。下一步,将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调查评价(井号:JZ-04,井深4016米,井径φ216mm)”进行实际验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到5000米钻探装备集成应用...

    近日,地调局勘探技术所所属聚力公司申请的2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收到其颁发的专利证书,这2项专利名称和专利号为“一种隧道掘进可变径多头轮廓成形设备”(ZL201510136315.3)和“一种多头输出齿轮皮带减速箱”(ZL201510136381.0)。

    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掘进可变径多头轮廓成形设备”,属于山岭隧道掘进领域的施工设备,针对矿山法超欠挖情况较为严重,且在城市地下施工时,通常禁止使用钻爆方法。本发明包括多个钻进单元、活动展翼、回转减速箱、连杆机构、回转支撑组件、三角连接体、变幅机构、倾角油缸、涨紧机构和底盘,本发明的活动展翼能够开合,多组钻进单元均布在活动展翼上,能够同时进行多头钻进,且开合的活动展翼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隧道轮廓,适应性较大。本发明能准确打出隧道轮廓的外形,解决了超欠挖,且成本较掘进机大大降低。

    发明专利“一种多头输出齿轮皮带减速箱”,主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多头输出齿轮皮带减速箱,本发明一个动力源输入,多个动力源输出,可以同时带动多个工作单元进行回转,转速转向均相同,同时设置两级减速,一旦工作单元发生卡嵌,皮带轮打滑,其他工作单元仍可正常工作。

    1

    2

    勘探技术所所属聚力公司2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