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新评价等新成果。2016年,通过深部钻探和区域比对,在海南新发现埋藏于火山岩层之下的文岭承压水含水盆地,对解决该区季节性缺水及饮用水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丘陵-山地区花岗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开展了新评价,为我国南方高质量、安全的分散式供水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成功申......
格的绿色勘查标准和要求。要根据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不同场景采取针对性的绿色勘查方法和装备,尤其对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对于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或占用林地、草原、湿地、海域等,要按照《土地管理法》《森林法》......
测能力包括自然资源领域3大类6个产品376个参数,可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下水和地热资源监测仪器等设备的质量检验检测;地下水、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和废水等无机、有机、微生物、同位素等指标的分析测试等。2023年2月,自然资源部公示了该中心牵头组织编写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
与微量元素,形成可供开发利用的富锂、富锶矿泉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富硒富锌土地和富锂富锶矿泉水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和饮用水,可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生活品质。医学研究表明,硒、锌、锂、锶等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有助于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防......
最终达成“为持续发展提供方便、经济、安全的淡化水”的理念共识,推动了该标准最终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可规范并简化海水淡化产品水的水质检测,保证管网和终端用水安全,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必要补充,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安全使用淡化水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地质调查事业改革发展新格局建言献策。 李朋德常委一直关注并跟踪着提案内容,针对黄河水、长江水、泉水、井水及解决饮用水等问题,参加了全国政协乡村振兴饮水安全调研,从贫困地区找水打井,到乡村振兴的饮水保障。他认为,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
政府联建供水工程的办法,建设了高位蓄水池,形成了自流式供水系统,并在水井口增加了除氟设备,直接为石坳子、汤屋村的1200余人送上优质饮用水,同时解决了2000多亩耕地灌溉用水。通过预留的输水口,还可解决附近3个行政村约8000人的饮用水问题。 水脉现身靠创新 红层区,地......
量为534亿立方米/年,目前开发利用率仅10%,开发利用潜力丰富;实施了地下河开发利用示范工程20多处,钻探成井8000多眼,解决了1500万人饮用水困难;创新提出了堵洞成库、建柜蓄水、抽水调节和束流壅水4种岩溶地下水有效开发利用模式,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广泛推广应用;基于岩溶......
全球岩溶面积约22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15%,其背后的很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比如,丰富的岩溶水资源为世界约25%的人口提供饮用水源,但却难以开采利用。以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为例,已开采量仅占允许开采量的16.57%。同时,岩溶水资源的保护与水质修复也急需加强调查......
;受地下水影响较小,适宜规模化开发。 浅层地下水是全区主要供水水源。地质调查认为,全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38%浅层地下水可作为饮用水源,40%适当处理后可作为饮用水源;75%深层地下水可作为饮用水源,20%适当处理后可作为饮用水源;部分区域分布有富锶优质地下水,达到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