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 发表论文,首次报道了距今约15.7亿年前地球发生的一次氧化事件,恰好对应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真核生物出现的时间。这一重要发现彻底推翻“距今18~8亿年的时期地球表面持续低氧”的传统认识,再次肯定了氧气在早期真核生物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命演化具有重要价值。尤为难得的是,瓮安生物群化石中保存有大量生物细胞及内部结构,这些精美的结构能在细胞层级上重现6.1亿年前后海洋真核生物特征,为研究早期真核生物演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材料。此前已有学者提出,在瓮安胚胎化石细胞里,能观察到一类尺寸较大的核状结构,这很可能......
大小可与高于庄组化石群相比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产自距今6亿年前后的埃迪卡拉纪地层中,而距今15亿年前后的“中元古代”地层中发现的真核生物,尤其是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化石甚少,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元古代”是以低氧或还原环境、原核微生物为主,进化停滞或极缓慢的“无聊的10亿年”......
究员带领前寒武纪研究团队,在华北燕山地区高于庄组中首次发现大量分米级的碳质宏观化石,研究确证它们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前寒武纪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大约距今15.6亿年,把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从多数人认为的距今6.35亿年往前提前了近10亿年。这一发现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
...
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朱士兴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刊物《自然通讯》发表了题为《华北15.6亿年前高于庄组分米级的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论文。该论文成果将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从距今6. 35亿年前提前到了距今15.6亿年前。 据了解,该化石标本是迄今为止证据最......
大型具刺疑源类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明确表明大型具刺疑源类化石是埃迪卡拉纪界线层型(GSSP/金钉子)建立中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此外,该项成果对于了解埃迪卡拉纪地球生物圈面貌及生态系统、提高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鹏举供稿) ......
较好地解决了开阳磷矿和宣龙式铁矿的生物沉积问题,开创了生物成矿作用研究新方向。二是首次在蓟县长城系发现距今16.3亿年的单细胞浮游真核生物化石,创造了至今最老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的地质记录。近年来,又在距今24亿年的滹沱群中发现真核生物,在贵州瓮安震旦系发现海绵动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