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当有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时,中国地质调查人员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灾和地质调查,在汶川、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区及时开展遥感和地面调查,建立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预警系统,在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
在滑坡防治工程监测应用试验中,成功监测到了多处滑坡拉裂变形地段;研发的简易监测装置已在全国推广约15万套,特别是在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等得到全面推广,成功地预报了近百起地质灾害,避免了较大人员伤亡。 与此同时,3个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和外观......
关注与重视。地质大调查顺应时代需求,顺应民心民意,不断提高预测与防治灾害的能力,建立起突发性地质灾害快速调查机制。在伽师、汶川和玉树地震,以及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关岭滑坡等灾害突发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遥感快速、动态的优势,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监测。遥感快速调查的......
(三)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基本完成三峡库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
汛期,也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期,特别是南方岩土体含水偏饱和、部分地区前旱后雨,西北地区黄土稳定性脆弱,三峡库区水位明显涨落,汶川、玉树地震灾区岩石破碎,再遇强降雨极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严峻性,深刻了......
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项目中获得了大量应用,在全国范围安装与推广10多万台(套)。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4·20”四川雅安芦山地震、2015年西藏中尼边界“4·25”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应用这些监测设备,多次成功预警。 特别是在雅......
国内外InSAR地学观测的最新进展,承担了InSAR相关项目十余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完成了2008年汶川地震构造变形模式InSAR识别、2010年玉树地震发震断裂InSAR定位、2016年新疆西昆仑山地震同震三维形变场InSAR提取、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地质灾害InSAR调查等工作,尤其是2016年正在开展的......
细论证了双弧形“川滇弧形旋扭构造体系”运动学模型。同时,通过详细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确定了玉树活动断裂的空间分布与结构,反演重建了玉树地震破裂过程,估算了玉树断裂带上未来大地震活动可能出现的位置及震级,为全面认识和评价该区的地震危险性,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地质依据。......
较大的调整。”徐锡伟说。 他表示,青藏高原特别是南部地区地质活跃度高,正处于7级以上地震的丛集期。“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3年的芦山地震,去年的鲁甸地震、于田地震,都是6~8级的地震。”徐锡伟说,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针对青藏高原的地震形势作进一步的研究......
继2014年4月出版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暨玉树地震4周年纪念成果专辑》后,2015年1月《地质通报》第1期又出版了“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研究专辑”。此次专辑是对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调查研究最新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内容主要涵盖了川滇及其典型区域的主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