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评选出首批卓越、杰出地质人才和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查局梁金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唐菊兴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卓越地质人才人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所吴能友、北京大学卢海龙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马震等18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杰出地质人才人选。   附件:......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3570.html    发布时间:2015.10.20 09:54:25
  2. 中国地调局地质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立

      2名首批急需紧缺高层次地质人才分别是:地调局青岛海洋所吴能友、中国地调局—北京大学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国际研究中心)卢海龙。吴能友和卢海龙获中国地调局首批“李四光学者”(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称号。  首批杰出地质人才18名,分别是:地调局天津中心马震,地......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3674.html    发布时间:2015.11.02 15:13:49
  3. 中国地调局全面启动地质科技人才工程

    层次地质人才人员分别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吴能友、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大学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国际研究中心)卢海龙。吴能友和卢海龙获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李四光学者”(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称号。  首批杰出地质人才人员18名,分别是:中国地质调查......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3661.html    发布时间:2015.10.30 09:27:00
  4. 向海向未来——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海洋强国篇

    项目正式立项。项目以智慧母船为支撑载体,通过空、海、潜无人平台跨域协同组网,可实现对复杂海洋任务的智能、快速、同步、立体观测。“海龙”“潜龙”“海燕”“海斗”“海翼”多系列水下机器人、水下滑翔机近年来不断突破,与载人深潜共同实现深蓝梦。   至此,海洋卫星、海洋......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01/t20230111_722809.html    发布时间:2023.01.11 15:10:00
  5. 有限的课堂 无限的收获

    系统的放映厅,享受震撼的视听效果,同时了解我国深海事业发展里程和取得的成就;观察蛟龙号配件、深海矿石等实物资料,还有“蛟龙”、“海龙”、“潜龙”系列以及深海一号等深海调查装备、调查船舶的模型。或许是因为深海与地质密不可分的关系,来到这里的学员们异常兴奋,一路上......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906/t20190624_484943.html    发布时间:2019.06.24 11:06:00
  6. 《关岭生物群》获2017年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

    类化石组成的化石库。从地质时代的划分与生物演化开始,引领人们走进遥远缥渺的三叠纪海洋世界公园,观赏栩栩如生的海百合、鱼龙、鳍龙、海龙等构成的海洋生物世界。   《关岭生物群》是一本介绍古生物基础知识的科普读物,是一本汇集了一系列有关关岭生物群研究成果的精华之作。......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707/t20170710_434913.html    发布时间:2017.07.10 17:21:00
  7. 我国将扎实推进可燃冰产业化进程

    2-4个大型资源基地,为产业化奠定坚实资源基础。   针对公众关注的海洋地质环境保护,北京大学教授、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说,我国深海可燃冰可采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理念,制定了全流程的科学、安全、环保施工方案。试采前开展了10余个航次的环境基线调查,获取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06/t20170603_431445.html    发布时间:2017.06.03 11:14:00
  8. 下五洋捉“冰” 启未来能源之门

    查局基础调查部副主任邱海峻说。   可燃冰开采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一直为公众所关注。北京大学教授、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对此表示,在试采前,开展了10余个航次的环境基线调查,获取了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水化学等本底数据以及海底地层力学参数等。“在试采过......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06/t20170603_431443.html    发布时间:2017.06.03 10:18:00
  9. 科技日报:我国南海可燃冰连续产气超22天!安全评估和环境监测无异常

    立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试采中制定了全流程的科学、安全、环保施工方案,并严格遵守。”北京大学教授、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说,在试采前,开展了10余个航次的环境基线调查,获取了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水化学等本底数据,以及海底地层力学参数等。按照国际通用......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06/t20170602_431434.html    发布时间:2017.06.02 18:37:00
  10.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答记者问

      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新闻发布会。图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答记者问。(赵心浩 摄 杨征 编)...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06/t20170602_431350.html    发布时间:2017.06.02 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