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修复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面积超33.33万公顷;“十四五”期间4批63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红树林地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期间,全国累计投入资金6700多亿元,累计完成整治......
修复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 海岸带整治成效显著,蓝碳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增效。“十四五”期间实施4批63个海洋修复项目,整治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红树林面积增至3.03万公顷,稳居全球红树林面积净增长国家前列,蓝碳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增效,持续释放蓝......
学习重要贺信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谋划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坚定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利用辽宁省2000多公里海岸线的优势资源,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支撑东北海洋和海岸带经济发展方面主动作为。二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现科技创新重大突破,与全国更......
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再部署一批山水工程,也就是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这是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好的。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实施好海岸线、海岸带的保护和修复,重点解决滨海湿地退化、海岸线退缩、外来物种入侵等重大问题。此外,我们还将启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示......
滨海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是海岸带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我国约1万8千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分布着河口、三角洲、滩涂、盐沼、红树林、珊瑚礁、浅海水域等诸多类型的滨海湿地。6月12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该......
利用国家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在对现行用海数据分析基础上,对全国海域现状进行现场核查,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范围内的沿海滩涂、海湾、海岸线等海域空间资源数量、品质基本情况;摸清海域使用权属、开发利用方式、海洋产业布局等海域开发利用情况;深入评估海域资源价值、开发潜力......
填海面积实行约束性指标管理。编制实施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涉海产业用海面积控制标准不断完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向好。编制实施海岸线保护利用规划,自然岸线格局不断优化,有效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 海洋生态保护取得积极进展。深入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
施专题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为天津海岸带的发展规划与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海岸带调查专题查明了天津市海岸线的分布、类型和长度,总结了海岸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类型和分布特征,划分了岸滩地貌类型和岸滩稳定性程度,查明了潮间带底质类型;天津市......
与监测,首次获取了一批陆域全覆盖的大型、整装、多期次、无缝遥感监测数据,首次建立了集多种比例尺,第四纪地质、地貌、现代冰川雪线、海岸线、湿地、荒漠化、石漠化、城市扩展等生态地质环境因子的状况及动态变化规律,三期卫星遥感地质数据为一体的全国区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
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其中今年新部署7个。扎实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等,整治修复海岸线、滨海湿地,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比本世纪初增加了约10.8万亩。在极地深海方面,扎实推进国家深海基因库等深海“三大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