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8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发布

    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海藻场、牡蛎礁、河口、海湾、海岛生态状况基本稳定。   《公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海洋生态灾害和问题,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6毫米,海岸侵蚀在局部区域较重,夏季近海表层水温较常年偏高1.2℃,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6/t20250611_790606.html    发布时间:2025.06.08 16:25:00
  2. 与地质灾害赛跑——2024年全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回眸

    难以提前发现;三是突发性强,受到强降雨等作用的影响,很短时间内发生失稳、滑坡、山体变形以及泥石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多年不遇、突破极值的强降雨天气有常态化趋势,造成链式地质灾害多发群发,对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防......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19_788184.html    发布时间:2025.05.19 10:24:00
  3. 殷跃平院士谈极端气候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策略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极端暴雨引发的突发性、群发性地质灾害,给当前防灾减灾工作带来巨大挑战。4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了2025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强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12_787523.html    发布时间:2025.05.12 11:05:00
  4.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

    李干杰称,我国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迄今,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杨伟民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10/t20171025_442446.html    发布时间:2017.10.25 09:49:00
  5. 打造国际地学计划品牌 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和地区的上万名地球科学家参与其中,为解决诸多具有全球性、洲际性和区域性意义的、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重大地学问题,如地质灾害预警、气候变化、矿产勘查、地下水资源保障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7年10月,中国科学家共参与138项IGCP项目,其中126项已完成,......

    https://www.cgs.gov.cn/xwl/gjhz/201801/t20180111_449033.html    发布时间:2018.01.11 09:55:00
  6. 人民日报:我国开展海洋性冰川航空探测 星空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助力冰川研究

    此次调查的重点区域——仁龙巴冰川,是西藏著名的海洋性冰川代表,也是全球罕见的中低纬度海洋性现代山岳冰川。科考团队将在仁龙巴冰川开展航空物探遥感综合调查,此次调查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性冰川调查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技术发展和应用突破,将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宝贵的中国数据。   ......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07_787144.html    发布时间:2025.05.07 09:33:00
  7. 2025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趋势会商会召开

    塌综合防治,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示范,成功应对秭归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会议强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三峡库区通航能力提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各单位要聚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核心技术开展攻关,构建“空-天-......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4/t20250417_785412.html    发布时间:2025.04.17 17:19:00
  8. 我国新增两处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及‌黄河景观‌,既是研究大地构造演化、洋陆转换的绝佳之地,是沧海变桑田的真实见证,也是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与气候变化的天然博物馆。此外,公园深度融合非遗‌热贡艺术‌与羌藏民俗文化,形成“地质-生态-人文”协同保护模式,是全球罕有的集高精度地学......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4/t20250411_784832.html    发布时间:2025.04.11 12:55:00
  9. 印萍代表 蓝色国土上的绿色耕耘者

    80%。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推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固碳增汇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科研人员充分发挥海洋在固碳增汇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蓝碳生态系统......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3/t20250306_782090.html    发布时间:2025.03.06 16:03:00
  10. 自然资源部2025年生态文明大讲堂第一讲开讲

    十分关键的作用,是支撑未来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战略空间,是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前沿、孕育重大科学发现的温床,持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海洋科研要瞄准国家需求、科学前沿,围绕安全保障、国家权益、防灾减灾、深海资源、大洋环流、气候变化、生物......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2/t20250206_780625.html    发布时间:2025.02.06 10:0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