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由裴荣富任首席科学家完成的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通过验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在他的带领下,由中国、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地质学家组成的合作团队提出了客观实用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划分全球标准,从全球1285个主要矿床中厘定......
入到中国地质事业中 为矿产勘查 成矿预测 区域成矿理论研究 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7年10月 陈毓川在海南抱伦金矿 在他的日历上 没有周末和假日 只有排得满满的工作 2019年10月底 陈毓川在新疆玛尔坎苏锰矿野外照片 如今 86岁的他 只......
险峻的山路上行车,考验的不仅是乘客的胆量,更是驾驶员的技术。同行的司机师傅气定神闲,由于常年跟随地质勘探人员往返野外,这样的路况在他看来,可以称得上“极好了”。 正午时分,车辆缓缓到达勘探队位于云南红河的驻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正高级工......
王学求的目标,是寻找勘探难度更大、储量更稀少的中重稀土矿。“哪些超常富集区是有可能存在中重稀土的?”2016年起,这个问题便始终盘旋在他的脑海中。 “分别验证9处超常富集区不具备可执行性,如果要找,就需要思考好,要有充分的证据。如果找错了地方,人力和财力都会白白......
又像“失了魂”,脑海中总在回放着那些场景:他在深夜奔波机场、火车站,他在女儿婚礼上疲惫而又幸福的微笑,学生们送走来宾后集体跪倒在他灵前…… 这些点滴,聚沙成塔,从模糊变得清晰,真实映射出黄大年的精神世界。脑海中总是回响黄大年告诫学生的那句话: “吃东西......
座右铭。 在沈阳中心挂职的马成义同志,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在工作中聚焦重点工作,深入基层一线,注重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他的汇报中,结合分管工作,提出持续推动区调改革,不断赋予新时代地质调查的新内涵。他提出了随着国家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区调......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聂跃平博士。“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是整个系统工程3项自主创新之一!”在他的办公室,聂跃平自豪地告诉记者。 作为FAST选址的主要负责人,曾在贵州省地矿局科研所工作过的聂跃平对“中国天眼”落户贵州功不可没......
查与研究,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地质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通过他得以薪火相传下去,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他的引领下在国际舞台展露头角。 结合青藏高原及周边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特别是滇藏铁路、川藏铁路等生命线工程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查事业人才济济,枝繁叶茂。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丁文江先生,正如他的好友傅斯年在他去世后所说的那样:“天下你我应识君”。 丁文江先生1887年出生于江苏泰兴,先后留学日本、英国,归国后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职。在他......
要接受再教育。 温家宝比我早一点到区测二队,那一年我们队上分来十几个学生,有七八个大学生,温家宝是研究生,那是个特殊时期,在他之前之后几年都没有研究生到这个队。新分配的学生们被派到了酒泉辖区内的一个比较贫困的公社,叫丰乐公社的去参加劳动锻炼。因为我来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