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打开探索深地幔物质的新窗口

    别器重这个工作勤奋、踏实的小伙子,经常鼓励他,指导他。这让杨经绥很快成长起来,熟练掌握了一项项专业技能。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已经从初出茅庐的书生变成能够在野外独当一面的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   项目结束后,杨经绥从西藏回到北京,但他很快就等来了再上高原的机会。1980年,......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1/t20180110_448990.html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8:00
  2. 院士赵文津:地质科学高峰的攀登者

    质科学院副院长   他始终坚持不懈学习   兢兢业业工作   赵文津(左) 在广西大厂锡矿坑道研究矿体走向   上世纪50—60年代   初出茅庐的他   发现了   池州铜山铜矿   找到了   大型钒钛铁矿和富铁矿   赵文津院士在昆仑山地应力观测钻机前讨论问题   1978年后......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2008/t20200827_653527.html    发布时间:2020.08.27 10:29:00
  3. 人民日报:松科二井,“入地”七千米

    我国15000米国产超深钻探装备系列研发和超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研究提供依据。”李金发说。   “经过松科二井的历练,我们很多人从初出茅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曹龙龙说,松科二井的成功将为我国实施万米级科学超深井奠定技......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6/t20180629_462503.html    发布时间:2018.06.29 14:24:00
  4. 提高稀土资源利用效益

    ”的人才机制。刚刚三十出头,但从2005年毕业就开始研究稀土的熊文良被安排与老专家一起,分别对同一研究项目进行独立、竞争式研究。  初出茅庐的熊文良,研究经验和试验物质条件都处于劣势,可他有着一种迎难而上的拼劲和敢想、敢试的闯劲。没有自己的试验室,没关系,可以等待别人......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1130.html    发布时间:2015.04.23 09:02:31
  5. 同一个月球,同一个梦想

    了150多位中外科学家的踊跃参与,热闹的程度超出了主办方的预料。会场里挤满了渴望交流的学者,其中既有国际资深的行星科学家,也有国内初出茅庐的研究生。 “这充分说明,在探月和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需求十分旺盛。”此次大会的中方召集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172.html    发布时间:2009.06.29 16: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