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系数较大,总任务量480公里。据盛堰介绍,“这套海底摄像设备在5月11日的作业中,刚完成了138公里的调查测线,刷新了单次作业最长作业时间和最远作业距离两项纪录,设备也经历了一次考验。” “此次设备故障的排除仅耗时两个半小时,已经将对调查工作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经过几......
应用的系统规模和作业水深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深海遥控潜水器。“海马”号是无人潜水器,动力来自于作业母船,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动力,作业时间不受限制,擅长于在海底进行定点作业,它可以在海底完成长时间的高强度、复杂化的海底作业任务。 “‘海马’号身长4米、宽2.1米、高2......
和2016年3月先后三次执行了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资源调查、大洋第36航次、水合物资源详查和冷泉生态环境调查工作,共计作业下潜24次,水下作业时间累积超过180小时。“海马”号分别在南海中央海盆、南海北部陆坡和西太平洋采薇海山结壳资源分布区进行了海底作业,布设了科技部、国土资源......
测线,刷新了单次作业最长作业时间和最远作业距离两项纪录,设备也经历了一次考验。”据盛堰介绍,海洋调查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设备疲劳是最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需要将设备回收上来详细检查。 3个小时后,海底摄像水下拖体回收至“海洋六号”后甲板,盛堰和调查部的队......
洋对“潜龙一号”的探测功能和平台性能进行了全面试验和应用,共完成9个潜次下潜,其中有3次在海底执行了超过24小时的探测任务,累计海底作业时间达104小时,完成声学探测101千米、光学探测55千米,创造了多项应用新纪录,标志着该设备向实用化装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完善海洋六号......
的海上工作。全年执行8个航次(段)海上工作,出海作业达219天。 “探宝号”船从3月5日出队至11月24日收队,全年出海7个航次(段),作业时间209天,先后在琼东南、西沙、东沙、南海中部以及西太平洋等多个海域执行了多道地震、单道地震等综合物探调查,完成多道地震(包括重力、磁......
维护、储藏空间。2009年入列以来,承担了中国大洋科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等大量国家海洋地质调查任务,每年仅海上作业时间超过200多天。 “非常感谢海洋六号全体参航人员,特别感谢以船长为核心的船员队伍为海试提供了动力和后勤保障,谢谢船......
大洋29航次第2航段的科考任务。 据本航段首席科学家刘方兰介绍,第2航段的任务主要是在多金属结核勘探区开展多金属结核、环境生物等调查工作,任务重、手段多,需要采用箱式、多管、CTD、重力柱、生物拖网及海底摄像等多种设备,海上计划作业时间达35天,预计9月中旬完成航段任务。......
调查项目。历时六年,青岛所在总面积约25.7万平方千米图幅范围内,动用“业治铮”号、 “奋斗七号”、“勘407”号等8艘调查船,累计野外作业时间729天,项目参加人员达400余人。调查区域地质背景复杂,项目组使用先进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设备、测试手段和分析仪器,获取了大量海上地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