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建设、“双碳”目标和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指挥中心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承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直属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
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闭幕后,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与云南大学/云南科技厅岩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岩溶专线考察路线迎来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波兰、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等6个国家的11名......
问题。在研讨会召开之前,中越双方于8月15 ~20日在长江和红河上游开展了野外联合地质考察,共同探讨了长江与红河上游地层构造特征,梳理了长江与红河流域历史演变过程。 研讨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云南大学协办。 野外考察现场 ......
作用,体现成效,为推动未来各国的合作交往,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开幕式结束后,培训班全体成员参观了历史悠久的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和云南省博物馆。 培训班由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云南大学联合主办,成都地调中心、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协办。中国科学院袁道先院士......
这就是古生物学。” 几万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包括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十一项科研成果(含并列),集中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古生物学及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 主办......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刘丫)“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2日在京发布。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选。前五大进展是:志留纪古鱼揭秘脊椎动物颌演化之路、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1......
作研究项目”研讨会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研讨会由合作研究项目中方负责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云南大学协办。中方项目第一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海啟主持会议,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林士光副处长、中国......
研究方向上再次取得新成果。 2 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古地幔柱作用“遗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广州地球化学所与云南大学共同合作,创造性地运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古地幔柱作用“遗迹”取得成功。通过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组织实施人工地震测深......
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世杰,北大教授蔡运龙,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院长唐芳林,云南大学国际河流域生态安全研究院院长何大明,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熊康宁教授,云南地调局副总工程师王宇,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
步项目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与本次工作会议的有来自岩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水环所、广西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以及越南科学院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地下水资源厅、马来西亚国立水力学研究所水文地质研究中心、印尼雅加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