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本文仅对地球深部探测研究与地下资源的关系作一些探讨。 莫宣学院士简介:莫宣学,岩石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38年12月出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1年~1983年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曾任中国地......
形势和国内重大需求,紧跟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地球深部勘查方法技术等内容进行深度学术研讨。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底青云,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学义,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江西省地质局党组书记饶清华,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副......
展高精度、智能化调查监测技术装备,加快建设国家地表基质数据库与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切实将调查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围绕地表基质相关基础理论作主题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分析解读了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及生态功......
受长度和直径比值过大等结构制约,在中深层地热利用方面进展缓慢。 为了破解这一技术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合作,攻克超长重力热管采热循环过程中难以维持真空、汽液流动阻力过大等问题,创新研制了国内最长的4200m重力热管采热试验装置......
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会议,并作题为“坚定目标,深化改革,开创新时代区域地质调查新局面”的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线上出席会议并作发言。 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推进区域地质调查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区域......
方式工作,就是希望为世界地质科学、为中国的地质事业留下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探索科学,孕育矿床经典理论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裕淇与陈毓川等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之后,这一理论作为我国区域成矿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国家矿产资源......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王硕)7月28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领衔指导,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实施的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正式出版。作为中国地质的“百科全书”,该志书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覆盖全国及各省、市、区,综合地......
素监测与综合观测工程首席专家总结工程实施5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并组织评选出2项优秀成果、5个优秀站、5位优秀站长、10位优秀观测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3名专家学者聚焦野外观测前沿技术及观测数据成果应用作学术报告。各野外观测站站长围绕基础设施、经费保障、人员配置及成果......
2014年跃升为世界第一大产金国。 云南地矿局前总工程师张翼飞曾经说过,今天在中国寻找金矿,离开化探资料是根本不可能的。王学求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据此研究成果写成的《金的勘查地球化学》一书也被美国著名地球化学家赵畯田(T. T. Chao)称作“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生死......
水器“蛟龙”号深潜成功突破7000米,第二年的5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2018年4月,在海南三亚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和潜航员团队互动交流;2020年11月,致信祝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