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未来勘探领域、蒙古国构造地质背景与矿产资源概述、朝鲜半岛前寒武纪地质、东北亚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黑龙江下游新生代主要活动断裂形成与演化、东北地区显生宙构造性质及演化问题、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合作契机与挑战、俄罗......
雨和人类活动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灾害可能主要发生在西南、东南和西北的局部山区。据气象部门预计,11月份,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广西东南部,广东南部等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要注意防......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和黑龙江塔河宝兴沟3个矿区取得金矿找矿突破,累计新增金资源量168吨。其中安坝里北矿区新增102.4吨,达到超大型规模。哈达门沟大坝沟矿段新增41.3吨,塔河宝兴沟金矿新增24.3吨,均为大型规模。 在中央财政支持下,......
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不断加大铜矿找矿力度,通过公益引领、科技创新,推动央地企协同,在青藏高原、黑龙江等地区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新增铜资源量为“十三五”新增资源量的2倍。 目前,我国在青藏高原形成了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
校积极开展找矿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振奋的成果,河南三门峡盆地油气、鄂西铌钽-稀土、海南锆铪等找矿和技术攻关实现了重大突破;西藏、黑龙江、湖北的铜,新疆、四川、江西的锂,新疆、甘肃、湖南、山东、陕西的金,辽宁、新疆、河北的铁等资源量均实现大幅增长;镓、锗、铟等通过资......
作出了巨大贡献;西藏甲玛超大型高品位铜金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使我国摘掉了“没有世界级大铜矿富铜矿”的帽子;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床、黑龙江大庆油田等重要矿产资源的探明,增强了我国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的信心和底气……据《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
单位快速适应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发展新要求,我局特别重视行业项目预算财务管理业务队伍的建设。2007年以来,先后在成都、西藏、青海、黑龙江、福建等省(区)举办预算编制培训班7期。目前,已经为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培训预算编制、预算审查专业人员累计近1500名。今年,根据甘肃......
地质资料数字化3万余种,较去年增长29.2%,累计完成成果地质资料数字化总量达26.5万种,全国成果地质资料数字化率达62.8%。天津、辽宁、黑龙江、湖南、广东、重庆、青海等7个省(市)已将所有馆藏资料全部数字化,初步搭建了数字地质资料馆框架。全国地质资料馆累计完成6万多种地质资......
近200吨,为国内发现的最大单体金矿床;西藏多龙、雄村等新增铜资源量2400多万吨,奠定了世界级铜矿勘查开发基地的资源基础;新疆若羌新增镍资源量20万吨以上;云南镇雄新增磷矿石资源量27.6亿吨;广西靖西锰矿、湖北大冶钨矿、黑龙江嘉荫铀矿、山西孝义铝土矿等取得重要进展。 ......
央与地方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全国‘一盘棋’,进一步加强与各层级地勘队伍的协调联系,强化需求对接、项目对接、成果对接,实现组织协同。”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光辉表示。据了解,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将全面深化“协议联系、业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