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4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殷跃平院士谈极端气候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策略

    实行“点+面”双控。例如,从地质结构上,华南地区花岗岩全强风化斜坡、西南地区岩溶煤系复合地层斜坡、华北地区推覆构造斜坡、西北地区黄土-红层二元结构斜坡等都是地质灾害的易发易灾区。   其次,从成灾地貌上,上陡下缓的靴状地貌、滑坡下部的沟谷地貌、高陡危岩带等都易于形......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12_787523.html    发布时间:2025.05.12 11:05:00
  2.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高永宝:深刻领悟践行重要贺信精神 为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贡献新质力量

    资源基地建设,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立足协调发展,持续培育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质力量   我们将立足秦岭、黄土高原及其过渡带,以地表基质为核心,针对地表基质异质性对上覆盖层支撑关系、黄土干燥化等问题,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评价,探索自然......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3/t20250303_781838.html    发布时间:2025.03.03 15:52:00
  3.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建星:深刻领悟重要贺信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西北地区地质调查现代化

    资源环境安全的重大地质问题和关键技术方法,围绕造山带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西北新类型新层系油气成藏与勘查、黄土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评估、旱区地下水循环与生态效应、境外地质调查与对比研究6大创新方向,提升攻克“卡脖子”关键地质科技问题的能力......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1/t20250113_779688.html    发布时间:2025.01.13 15:19:00
  4. 中国地质调查局举办2022年第四次中国地质大讲堂

    动力学》专题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之俊主持活动。   彭建兵长期从事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研究,以大华北盆地地裂缝和黄土高原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灾害动力学领域取得了一系统创新成果,深受国际同行认可。报告中,他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紧密融合,深入浅出地阐述......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208/t20220829_710875.html    发布时间:2022.08.29 13:48:00
  5. 陆昊在陕西调研

      6月10日~12日,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赴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渭南市,就秦岭生态保护修复、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土地整治等进行调研。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建立秦岭生态保护长效机制,陆昊一行深入西安市秦岭北麓......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6/t20180613_461569.html    发布时间:2018.06.13 10:18:00
  6. 中国地质学会2017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简介

    展了复杂致密气藏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发展了非震条件下“沉积相控制、骨架井约束、动静态校正、逐级优化”的有效储层预测技术,创建了黄土塬地貌多井型立体井网动用技术,研发了大跨度长井段不动管柱多层分压改造技术,建立了基于产能试井和静态资料的早期快速产能预测模型,实......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2/t20180226_451616.html    发布时间:2018.02.10 15:07:00
  7. 做实“生命工程”

    素影响,这些省份既是传统的地灾多发区,又涵盖了我国地灾易发区的主要特点,是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  以甘肃为例,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全省地灾易发区面积达21.49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47%。......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6/t20160628_334853.html    发布时间:2016.05.27 09:57:57
  8. 当链状地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

    率较高,应该更加保持高度警惕性。   针对今年北方受汛期地灾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殷跃平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特殊的黄土地质结构,导致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同时,受地理环境影响,一些居民住房、城乡建设、厂矿企业选址很难有效避开地质灾害隐患......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8/t20160801_345543.html    发布时间:2016.08.01 14:28:00
  9. 防灾减灾:世界共同的行动与目标

    自救。  英国:  法律法规健全、资金支持有力  英国也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国家,每年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建筑物下沉、滑坡、地面塌陷、黄土崩塌等地质灾害。英国的滑坡灾害既有自然因素诱发的,也有不科学的土地利用和建设诱发的。对于人为诱发的滑坡,治理起来非常昂贵,但是可......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1408.html    发布时间:2015.05.11 08:53:20
  10. 在探索与创新中前行

    增添新利器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了支撑地质找矿突破,发展和建立地灾防治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复杂条件钻采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4044.html    发布时间:2016.01.06 10:1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