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远程和气浪等灾害链的特点,就应着重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识别能力。 此外,专家近期又发出两点提醒:一是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雨区出现“北抬东移”现象,使以往地质灾害防治压力相对较轻的北方地区,有可能成为多发区;二是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强降雨结束后,饱和......
验。近日,自然资源部党组多次研究部署,将调动技术力量,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动员自然资源系统做好4方面工作。 一是紧盯南北两线强降雨区,重点做好大面积降雨区和局部短时强降雨区地灾防治。二是在已有长期驻守各地专家的基础上,再增派205名技术专家到各省地灾防治一线进行技......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国累积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且降雨集中,局部地区受灾严重。近期南方大部地区仍有强降雨,据预报下一步雨区会北抬。南北方已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将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救......
灾好路径 四川是全国地灾最发育的省份,2018年汛期,四川遭受了自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有11个市(州)超历史极值,导致雨区、震区、灾区“三区”叠加,其中7月份的一周之内曾两次发布地灾红色预警。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胡涛介绍,2018年四川省灾情......
在心态上要谨慎再谨慎,部署要认真再认真,措施上要抓细再抓细,责任上要落实再落实。 7月以来,我国多次经历台风和强降雨过程,降雨区范围广、强度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针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自然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党组书......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受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我国极端天气频现,入汛以来已出现22轮强降雨过程,降雨量为1954年以来最大。同时,降雨区范围广、强度大,导致部分省份地灾多发频发。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狠抓工作部署,狠抓督促检查,狠抓预警和应急值守,狠......
实相关部门的防灾责任,坚持把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到县、乡政府具体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三是进一步加强地灾防治工作的组织与督导,针对雨区“北抬东移”,西北、华北、西南、中南等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要对辖区内地灾实行包干包片,要到基层一线落实地灾防治责任。四......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43起,避免人员伤亡3497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主汛期全国降水总体偏多,主要多雨区位于江南、江淮、黄淮、西南、东北等地,台风登陆偏晚、个数略偏少,但强度偏强,并可能深入内地。进入7月后,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仍将持续......
一步建设构想交换了意见。 双方分别介绍了预警启动准备工作情况,中国气象局气象中心介绍了2015年汛期天气趋势预测情况,2015年汛期多雨区主要集中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西南、东北北部、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预警室根据2015年国土气象合作要......
害防治规划(2012—2020年)》,日前由江西省地调院城调中心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位于江南山地丘陵区和多雨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暴雨型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崩塌等,加之近年来大量的公路修建、切坡建房、矿产开采等工程经济活动,加剧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