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稳妥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隐患高危区域群众避险搬迁工作,做好源头治理。要加强成果凝练总结和提升,科学编制《三峡库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6—2035年)》,深化共商共享共治机制,推动形成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围绕2025年三峡库区地质......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气象局: 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气象局、建设部和环保总局《关于批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请示》(水汛〔2006〕31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治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第十条 国家实行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
亡。2003年~2012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9348起,避免37.1万人死亡。同时,加强法规规章体系建设,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预案和防治规划体系。加强防治管理工作,形成了年初趋势研判、汛前动员部署、汛期预警预报、重点时段监督指导、经常性演练培训、及时应急处置等一套成熟有......
安徽省政府近日批准实施的《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安徽将对突发性高、危险性大或潜在危害性大的地灾隐患区居民组织搬迁避让,计划搬迁避让368处,涉及5902户、31317人;完成180处地灾危险点工程治理任务。 《规划》明确,“十二五......
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减少24.3%和61.5%。 成果背后,是国土资源部门着力提高地灾应急管理能力的探索。2012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运行一年,多次通过部省联动方式开展应急技术演......
年来,他们一直竭力为提高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研究水平而贡献力量,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从调查监测示范到“五化”模式创建,从数据库建设到防治规划编写,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白格滑坡等一系列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支撑,团队经受住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成长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
境质量评价,提交的成果为地下水监测工程立项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组织完成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成果,为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提供了基础数据,为2014年中央财经第五次领导小组会议......
专业系统,有力地保障了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推动我国地质灾害调查与管理工作迈上了信息化道路。此外,为编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国地质 灾害调查项目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趋势预测和应急处置提供基础资料。在“5·12”汶川地震和“8......
要对地面沉降防治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减缓地面沉降速率。坚持保护优先的总体方针,制定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监管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源风险管理,切实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丘陵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