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将其倾倒在事先铺好的取样布上。一旁席地而坐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工作人员刘昱恒,仔细揉捏着这管土壤样本,观察其特征,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完成初步鉴定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工作人员李龙雪小心翼翼地将样本分装进......
研究中心张福良见证了中国绿色勘查从早期自发探索到如今规范化实施的全过程。多年来,他始终关注着绿色勘查的变化与发展,有着许多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绿色勘查理念的实践早于其概念的普及。早在2012年,我国就已启动相关探索,到了2015年各地涌现了很多试点。如青海省有色地......
的硕士论文便是围绕这一主题。测量金首先需要找到超微细纳米金,但当时的实验室还没有透视电镜,只有显微镜,无法对纳米级的元素进行有效观察。 如何找到土壤中极小颗粒的金子?王学求受南京实验室沈瑞平的启发,基于矿物光谱量测量和排列组合原理,把一份10克的样品磨碎到某一......
...
器”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天然气水合物有机地球化学及储层物性参数的多尺度实验表征技术体系,建立全流程冷冻制备和高分辨率形貌观察分析技术,全力支撑天然气水合物国家工程中心共建等相关工作。 三是加快天然气水合物现场及实验室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化研究,建立一套天......
2010年,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成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网络平台,开始向社会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检索、观察、取样、测试以及教学实习、科普宣传工作。 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开展科普教育的展览展示框架;与华......
们认识矿物大体从颜色、形态、光泽、硬度等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晶体结构3个方面来观测。最早是肉眼识别,后来发展到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现在现代电子微束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使更多微细的矿物被发现,有些矿物以全新的化学组成和全新的结构出现,颠覆了过去的传统理论认......
平衡钻井技术,严格控制泥浆比重,做到压而不死、活而不喷。泥浆比重提高过程,始终坚持每循环周增加0.02g/cm3的循序渐进、边提高边循环观察的原则,密度由早期的1.1g/cm3逐步提高至2.27g/cm3,但仍保证了泥浆对气体的敏感性。当然,施工安全仍是工作的底线,如遇地层压力突然加大......
等多种形式。在现场,海洋地质虚拟现实科普系统VR体验与蛟龙入海立体电影受到观众追捧,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海洋地质调查的工作环境,近距离观察真实的海底地形地貌与海洋生物,提升了公众对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多样性的责任意识。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6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