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包括科普讲座、科普知识宣传、VR体验和立体影片等多种形式。在现场,海洋地质虚拟现实科普系统VR体验与蛟龙入海立体电影受到观众追捧,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海洋地质调查的工作环境,近距离观察真实的海底地形地貌与海洋生物,提升了公众对珍惜海洋资......
学考察,考察时间从2011年6月至10月,航行1.8万余海里,在中西太平洋开展了富钴结壳、生物和环境等调查,在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海域开展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试验选址调查,同步开展了多金属结核调查。该航次共完成深海浅钻测站69个、海洋环境与生物调查测站61个、综合地球物......
极地破冰船、大洋科考船,到万米水下的深潜设备,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头——2012年6月,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深潜成功突破7000米,第二年的5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2018年4月,在海南三亚中国科学院深......
生态保护修复、调查监测与时空信息“五系协同”的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战略。从自然资源卫星体系建设到“松科二井”深地探索,从珠峰测量到“蛟龙”号载人深潜,自然资源科技“上天入地”“登峰下海”,立足融合、汇聚合力,形成了“从山顶到海洋”的创新发展格局,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
资源、海洋环境等调查任务。连续5 年承担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连续3 年承担深海资源调查任务,为我国在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作出贡献。两次为“蛟龙”号海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及警戒护航任务,保障了“蛟龙”号海试的顺利成功。连续多年承担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任务,并两次在重点靶......
45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作业系统,是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国产化率达到90%,是继“蛟龙”号之后我国深海技术装备领域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据介绍,“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
海里,共分三个航段。全体科考队员经受了8个热带气旋的袭扰,克服了作业海区海况差、远离祖国大陆等困难,出色完成了为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技术保障和警戒护航、特定海区海山富钴结壳和富钴结核资源调查及调查区环境与生物资源调查等三大任务。 中国大洋科......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厦门大学等9家单位共73人参加。整个航次工作时间约120天,分三个航段进行,主要承担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海试技术保障任务;开展西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资源调查;开展调查区环境调查与评价以及相关科学研究,了解环境基线自然变化范......
方式,稳步推进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地质调查业务建设再上了新的台阶。 这一年,我国成功研制4500米级“海马”号深海作业系统。这是继“蛟龙”号后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又一标志性成果。自主研制的机载成像光谱仪首次试飞。无人机航空物探综合站、直升机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瞬变电磁......
先进基层党组织”名单 (共14个)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党支部 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党支部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技术保障部党支部 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制度处党支部 国家海洋局南海标准计量中心第一党支部 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