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北京5月6日电 (记者常钦)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西藏正式启动海洋性冰川航空物探遥感调查工作。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首席科学家熊盛青介绍,海洋性冰川通常分布于高海拔地区,具有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等特点,数据获取难度大,一直是冰川调查领域......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2024年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全年对外提供测绘基准成果17.85万点,提供“4D”成果、航空卫星影像、地理国情等数据成果共6480.90TB。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新发布成果目录168.51万条,系统响应用户查询207.31万次,提供公......
单》),鼓励各有关单位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构建现代化装备体系。 《清单》共包括130项装备,涉及航空物探遥感、地面物化探、地质钻探、实验测试、地质信息等领域,为破解现有装备水平难以满足找矿工作新需求的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
项工作提供支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加派驻部值守与应急信息速报技术力量的基础上,加强了自动化监测数据分析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支撑服务;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启动遥感应急技术支撑,提供灾害前后卫星影像,开展重大灾害风险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支持。 ......
的目标就是找大矿、找富矿、找浅矿。找矿的目标是中高山区和浅覆盖区,研发新技术,开展500米或者1000米以浅的立体找矿,包括空中层面的航空地球物理技术、遥感技术,地面地质、地球化学和红外光谱技术,地下地球物理、植物地球化学、红外光谱和钻探等技术。通过科学技术创新,研发......
品位难利用铌资源提供经济可行的技术路径,这对我国铌资源自给自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有重大意义。 铌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及核能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金属,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已经探明470万吨资源量,在世界排名第二,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
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际、国家、省部级多层次、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地质勘查“航空-地面-井中”立体勘查技术体系,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星空地海井探测观测监测技术体系建设,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装备设备研发,持续构建具有自......
境监测院分析研究了灾区周边地质灾害监测情况,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将新发现隐患及时纳入群测群防体系,时刻做好防御响应准备。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部署开展震前及震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处理和制图、震后次生地质灾害解译判识等工作,将相关成果及时提交部应急办公室和前......
吹响了建设海洋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冲锋号。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贺信精神,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充分发挥航空物探遥感技术的“侦察兵”和“尖刀连”作用,在服务海洋强国和科技强国上书写航空物探遥感新“梦想”。 深刻领会重要贺信的精神实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