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以“绿色辩证法”推动实现更大发展——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绿色转型篇

    黄桥街道,唯一的保留村庄——生田村,通过对田块重新整治、对废弃坑塘进行填埋、对田坎归并整理,已打造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390亩,让“稻田花海”共融共生,推动生态与农业融合发展。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那里正探索“中心城区+都市工业+生态农田+康养古村”多要素整合联动......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01/t20230107_722575.html    发布时间:2023.01.06 19:04:00
  2. 迎全国生态日记者行 | 这里,为何被18位省部级领导频频点赞……

    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为其保护浙江生态屏障的第一道关。   废弃矿山变身“常山小瑞士”   眼底是生机绿意,星罗棋布的稻田错落有致;眼前是矿山绝壁,雪山般斑斓的灰黑色岩壁高耸巍峨;抬头远眺是三衢石林,山石壮阔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当记者走进辉埠......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08/t20230817_741267.html    发布时间:2023.08.16 16:02:00
  3. 地球化学生态修复技术取得良好示范成效

    点,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酸性矿山废水治理方法。目前正在与德兴铜矿进一步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拟将该技术植入矿山现有水处理系统。   针对稻田镉污染问题,提出“根系微地球化学障”概念。在水稻育秧过程中,将土壤修复材料施加到育秧土中,在水稻根系周围形成“微型障”。抛秧后,“......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101/t20210130_662665.html    发布时间:2021.01.30 14:10:00
  4. “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脱贫攻坚奔小康

    誉为“塞上江南”。   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核心区。顶着烈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该生态观光园有不少创新做法:稻田既种稻又养鱼养蟹,鱼蟹反过来给稻田施肥;农民土地流转,加上务工和入股,既是工人又是股东;游客既可以观光游览,又可以品尝美食、购买农......

    https://www.cgs.gov.cn/xwl/zfw/202006/t20200612_639434.html    发布时间:2020.06.12 10:34:00
  5. 习近平在宁夏考察

    色农产品展示,了解稻渔种养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做法。习近平登上观景塔,俯瞰园区全貌。微风轻拂,秧苗摇曳,一派生机勃勃。他沿着田埂走进稻田,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们亲切交谈。村民们告诉总书记,现在有土地流转费、劳务费,还有年底分红,收入提高了,也有保障了。正值放鱼时节,习......

    https://www.cgs.gov.cn/xwl/zfw/202006/t20200611_639299.html    发布时间:2020.06.11 09:19:00
  6. 拿什么保护“地球之肾”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湿地是位于巴西中部的潘塔纳尔沼泽地。  逐水而居,是人类从古至今的选择。河湖、海滨乃至草地、稻田都是湿地。湿地因其高效的生态价值被称为“地球之肾”,目前却是受威胁最大的自然资源,也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最剧烈的区域。近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十年来我......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82822.html    发布时间:2014.02.17 10:37:59
  7. 国土资源部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范”项目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套暗管改碱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农田修复和土地整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初步形成了南方景观生态型稻田整理和修复技术,摸清了北方粮食主产区地块破碎化情况,总结了地质灾害损毁农田的损毁模式和现象等;“海岸带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技术与示......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81997.html    发布时间:2013.05.15 11:06:15
  8. 中国建成高寒浓雾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确了地震断裂机制,首次直接测量到汶川地震后断裂的愈合信号,提出了龙门山形成演化新认识;“农田修复和土地整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初步形成了南方景观生态型稻田整理和修复技术,摸清了北方粮食主产区地块破碎化情况,总结了地质灾害损毁农田的损毁模式和现象等。  ......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80834.html    发布时间:2013.06.04 10:58:34
  9. 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发现天然富硒稻米

    始末 硒(Se)为人体必需的有益微量元素,被称为主宰生命的元素。纯天然富硒米是指使用正常稻种、通过正常耕种,没有经过任何人为手段改变稻田土壤环境和水稻耕种工艺而自然获得的稻米,其Se含量达到富硒米标准的产品。目前国内产有一定数量天然富硒米且被广泛认同的有江西、海南等省......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80815.html    发布时间:2013.06.03 10:05:46
  10. 土壤碳汇:走在减排科学的前沿

    壤碳汇研究将如何行动?   对于中国土壤碳汇研究的现状,杨忠芳总结为:刚刚起步,之前的相关研究大都局限于对典型区或单独生态系统如稻田区、农田、湿地等,对整体、大面积的综合研究明显不足,且误差大,未能形成区域或国家尺度的系统研究成果,离为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678.html    发布时间:2010.04.26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