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举行了嫦娥五号任务首批样品接收仪式,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同期揭牌。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经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和国防科技工业局审议批准,来自自然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 作为“东特提斯成矿带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负责人,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平台,立足青藏高原区位优势,构建“项目为牵引、平台为支撑、团队为载体、产出大成果”的科技创新格局,建设一流业务团队与学科发展基地。......
2021年7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举行了嫦娥五号任务首批样品接收仪式,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同期揭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严光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自然......
3000米级轻便型声学深拖探测系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科院声学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系统的研制经历了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部件研发、拖体成型组装、湖试、海试等几个阶段。 设计阶段,工作人员编写了方案设计报告,按照标准化......
7月12日下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举行嫦娥五号任务首批样品接收仪式,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同期揭牌。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经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和国防科技工业局审议批准,来自教育......
7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举行了嫦娥五号任务首批样品接收仪式,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同期揭牌。 7月12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京举行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标志着月球样品科学研究工作正式启动。自然资源部中国......
649项目主办的一年一度的蛇绿岩国际研讨会,搭建了一个国内外地质学者们的交流平台。 本次研讨会由IGCP-649项目和苏丹卡布斯大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上,项目首席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经绥介绍了项目概况和启动5年来举办的活动和进展,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的Sobhi Nasir教......
布斯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五届蛇绿岩国际研讨会,并在阿曼北部地区组织了为期8天的野外考察。本次研讨会由IGCP-649项目和苏丹卡布斯大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埃及、摩洛哥以及中国国内众多高校及科研单位的近100名地质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阿曼......
和扩张时间,探讨其在新生代各类地质事件的相关性,是研究南海边缘海形成演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签署了“南海西南海盆及邻区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研究”备忘录,明确工作时间为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 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