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海洋以及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大地质问题,推进调查科研一体化。要学习借鉴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平台的成功建设经验,强化机制构建,大力推进仪器开放共享、人才流动与成果转化。要......
与会代表参观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实验室 3月20日,中国地调局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召开重点实验室建设现场会,共同总结、学习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加快推进全局重点实验室、业务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调局党组......
铁矿资源,东天山卡瓦布拉克-星星峡成矿带发现尾亚大型含磷钒钛磁铁矿床,白云鄂博碳酸岩型铁-稀土-铌矿床勘查理论技术创新与找矿突破,离子吸附型重稀土成矿理论与找矿模型指导赣南某地区重稀土找矿重大突破,四川省马尔康市党坝矿区探明超大型锂矿床,广西大厂矿田巴力-龙头山矿......
此次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找矿重大发现,改变了我国中重稀土资源分布格局,有力夯实了我国中重稀土资源战略优势。 人们通常所说的“稀土”,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稀土被划分为三组。轻稀土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为钐、铕、钆、铽......
内蒙古白云鄂博,科学家在光谱仪上捕捉到多条稀土特征的谱线,中国稀土的存在被首次证实。 2024年,我国在云南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超过47万吨,这是自1969年在江西首次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来的又一重大突破。 “......
稀土矿的发现,用王学求的话来说,亦是如此。 起初,人们不太相信在云南能找到中重稀土矿。 自1969年我国在江西龙南足洞首次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来,对于中重稀土矿的勘查再没有大的突破性发现。相比轻稀土,中重稀土矿床的稀土元素大多以离子形式吸附在风化壳的黏土矿......
时发力,随后将工具稳稳地扎入设定位置的土壤中,这是一种仅靠人力冲击就能够进行钻探取样的勘查方式。 “此次在云南红河地区发现的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大多呈离子状态吸附在黏土矿物中,我们日常90%的采样工作都是利用‘赣南钻’这一人工手动浅钻取样。”王学求解释道。 ......
沉积物点位数据汇集而成的滇南地区醒目的红色色斑,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图再次镌刻下崭新的坐标。 2024年,云南红河地区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横空出世,47万吨关键稀土元素储量的震撼数据,不仅打破了自1969年江西首现同类矿床后的沉寂,更将中国稀土勘探百年征程推向全......
海洋信息中心、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在京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科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地科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各单位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人才队伍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