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胸怀“国之大者”,锚定地球科学使命坐标,以“跨界融合”思维,拓展学科创新边界,以“知行合一”精神,践行地质报国初心,让地质科学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矿产地质志》集体赠书仪式。 大会围绕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唐菊兴等参会。 会上,于贵瑞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分别以“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及碳汇功能时空格局观测研究”“土壤碳库系统稳定性的表征与调控”为题作专题报告。 碳汇创新中心主要负责人系统汇报了碳汇创新中心成立以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包......
4月27日,自然资源部举行“学论述谋发展见行动”大讨论第二次集中研讨会,围绕科学谋划自然资源“十五五”发展大计,深入研究探讨自然资源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为“十五五”自然资源工作广开言路、建言献策。 会议提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
古巴矿产资源开发水平;加强地质调查新技术示范应用,以项目带人才,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继续推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合作,推动“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和岩溶地质公园合作;欢迎古方派高级别代表团来华参会,利用好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业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防灾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尽快发挥防灾减灾功效。同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预研究和编制前期工作。 会议要求,落实各项重点任务。一是坚持汛期“三查”和“驻县包乡”机制,专业技术力量下沉一线,重点时段到重点防范......
4月22日-23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标准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矿业报社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协办的“地质调查标准宣贯培训”在四川成都举行。此次培训传达了国家及自然资源部标准化工作的相关政策及规划部署,深入解读《中......
...
良好局面,在重点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如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实景三维中国(重庆)建设等成效突出、走在全国前列;古生物研究取得世界级突破,重庆云阳发现世界最大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重庆秀山“从鱼到人”2项探源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在《Nature》同期发表。另......
决策指挥功能,初步建成‘点线面、长短临’的预警模式,并成功应对‘23·7’和2024年多场强降雨过程,围绕突发地质灾害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有力支撑了地方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南赟介绍。 对于地灾现场勘查,陈红旗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对地质现场的实地勘测......
入交流。 双方一致认为,陆域和海洋地质调查合作是中巴两国双边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两国在联合地质编图、跨境成矿规律对比研究、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海洋地质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加强陆域基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