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 海洋基础地质工作的加强,带动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调查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海域油气方面,地质调查工作人员在南黄海中部隆起、南海北部陆坡等重点海域,圈定5个有利远景区。在天然气水合物方面,完成2.4万公里高分辨率多道地震、1.4万公里准三维多道地震,新发现一批指示天......
震源地震采集技术不断攻关和创新,首次获取了海底深部高质量的地震反射资料。该成果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科技进展,利用该成果先后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南黄海崂山隆起首次发现巨厚的中生界沉积地层,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选区提供依据。通过实施黄海海域油气钻探,首次发现中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自然资源部推出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的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持续推进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攻克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技术装备等难题,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重大......
水合物调查,在南海西沙海槽首次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标志。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2013年在南海北部获得了多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2015年和2016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再次获得发现。目前,已在南海发现两个超千亿立方米的矿藏,圈定11个成......
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稳定条件、气体来源、气体运移、储集条件及其时空演化匹配五大要素出发,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及控矿机制、异常特征及响应机理、富集特征及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
央视网消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我国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气......
们甚至认为它是能够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 2010年底,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报告》通过终审,科考人员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显现出良好的资源潜力。......
挥整体效应。”拜永山坦言道。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判断,2015年,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根据地质遗迹分布,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专门拟选了海北州八一-黑河大峡谷、仙米林场-七彩瀑布-岗什卡冰川(夏都第一峰)等12条地质遗迹旅游线路,以期让更多的地质遗迹“苏醒”过来,发挥出更大......
以来,共有70家单位申报了146项成果,经过资格审查、形式审查、专业组评审、综合组评审、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5项获奖成果,其中“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摘得特等奖桂冠,“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等9项成果获一等奖,“1:100万(E49)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南海北部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项目近日全面启动。日前,“海洋四号”科考船从广州海洋地质码头出发赴南海北部执行项目首个联合科考航次。 全新世是全球气候变暖和塑造地球表面现代自然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