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二氧化碳减排 地质工作大有可为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方案优化设计与效果评估提供了基础平台。该系统由流场-温度场-化学场并行计算软件(THC-MP)、流场-温度场-化学场-应力场四场耦合软件(CO2-THCM)和人机交互界面软件(VISUAL-THC)构成,模拟计算功能强大,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易于普及学习和应用推广,能完全满......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2613.html    发布时间:2015.07.15 09:18:17
  2. 深部探测专项在探索实验地壳现今活动性监测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14年7月1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SinoProbe-06“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实验研究”下属的两个课题——“重要地区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及构造应力场综合研究”(SinoProbe-06-03)和“原地应力测试技术方法试验研究”(SinoProbe-06-01)项目的结题验收专家评审会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88313.html    发布时间:2014.07.16 14:08:55
  3. 基础科研:十大成果支撑地质调查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体系和主要活动构造带三维地质模型;开展全国主要活动断裂带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构建全国地应力监测网框架,建立三维构造应力场动态模拟系统。项目取得重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九是极地地质和月球地质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开展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7120.html    发布时间:2010.10.19 09:25:46
  4. 川藏铁路项目完成西藏林芝地应力台站建设并获取尼泊尔8.1级强震远场应力变化

    地区正在进行线路比选,拉萨至林芝段已完成初勘,昌都至林芝段作为长远规划设计。由于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该区地壳变形十分强烈、构造应力场复杂,地质环境非常脆弱、地质灾害频生,铁路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构造运动及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产生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制约。  为发......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1284.html    发布时间:2015.04.30 14:05:18
  5.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新认识

    不同有机质含量、不同产气速率、不同地温梯度及沉积速率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含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以布莱克海台等典型赋存区为例,获得了应力场等因素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控制作用的机理。   (3)剖析Cascadia水合物成藏过程,实例解剖南海水合物成藏模式。完善了Cascadia边缘水合物......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300085.html    发布时间:2015.06.04 08:59:00
  6. 王学龙调研青海干热岩勘查

    余热和花岗岩放射性衰变热为干热岩的热源。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区位于秦祁昆造山带上,处在祁连、东昆仑、西秦岭等构造结合部,由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及北东向的秦祁分界断裂的张性活动趋势控制干热岩的分布。现有的DR3号勘探孔在2700m处获取到了168℃的高温。2014年除青海干热岩勘查外......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87700.html    发布时间:2014.06.26 16:46:41
  7. 专家解读尼泊尔地震

    喜马拉雅逆冲断层附近。  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以及主余震分布特征显示,地震的破裂由西向东迁移,表明应力向东迁移,因此,地震对周边应力场重新进行调整,对我国西南地区具有加载作用。结合喜马拉雅构造带历史地震来看,在这次地震的东部,由西向东依次发生过1934年尼泊尔—比哈......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99589.html    发布时间:2015.04.29 09:17:49
  8. 力学所开展柴达木盆地地应力测试

    和地应力方向数据。  初步分析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晚期构造应力主要表现为北东—南西向挤压,与野外构造要素观测和显微构造的研究结果一致,为下一步研究柴达木盆地东部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与演化,分析盆地构造演化期次,评价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油气地质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99234.html    发布时间:2015.08.18 09:47:24
  9. 华南白垩纪构造-岩浆演化与动力学过程

    度从内陆至沿海呈递增趋势(图2)。由此可见,华南主要沉降中心早白垩世一晚白垩世经历了从内陆至沿海的转移。 (2)华南白垩纪构造变形及古应力场演化特征。为建立华南大陆白垩纪构造应力场演化序列,在衡山低角度拆离带、湖南沅麻和衡阳盆地、江西会昌、浙江金衢、天台、嵊州、永 康、......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98824.html    发布时间:2015.03.18 09:21:59
  10. 上扬子地区调查发现页岩气新层系

    以龙马溪组为重点研宄层系, 兼顾石炭系,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与 认识。 (1)预测了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规 律与勘探方向。 根据优质相带、应力场与异常压力 分布、埋深、保存条件等,初步预测了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规律。由于受构造控制 作用,盆内页岩气富集较好。川南、川 东和川西南......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98280.html    发布时间:2015.03.03 08:58:4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