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会议强调,当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带来巨大挑战,工程建设领域引发灾害事故风险加大。自然资源系统要清醒认识面临的新要求新形势新挑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抓......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近年来,完成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精细调查,通过汛期三查动态掌握隐患点风险底数,自2013年起通过两期工程建设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开展专业监测,正在开展监测系统提升工程,提升监测网覆盖范围和系统决策指挥功能,初步建成‘点线面、长短临’的预警......
统推进水资源国情调查,服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编制《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2024)海洋水和大气水资源》,持续推进监测二期工程申报,做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工作,持续做好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技术支撑; 扎实推进生态地质调查,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全力支撑编制年度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导航定位基准站资源,建成基于北斗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 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提升成果共享深度和广度。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2024年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全年对外提供测绘基准成果17.85万点,提供“4D”成果、航空卫星影像、......
古树认养等作为义务植树尽责内容。 二、“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 出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务院领导同志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动工程建设。聚焦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全年安排中央资金320亿元,完成治理面积超3......
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谢谢。 文汇报记者:关部长您好,今年要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想请部长介绍一下工程建设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部长 关志鸥:谢谢你的提问。“三北”工程是国家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标志性工程。2023年6月6日,习近平......
钻探勘察,实现大曲率超深定向钻探1004米连续取心,有效支撑某重大工程区深部、艰难地区地质信息获取。 二是科学支撑粤港澳地区市政工程建设,高质量实施香港狮子山隧道1500米2个贯通式水平定向钻孔以及深大城际线下穿宝安机场飞行区2个水平定向孔的钻探勘察与测试,查明工程地质条......
数据“一张图”,采集处理、三维工作、成果展示、地质云服务、管理信息化“五个平台”,在线化、自动化“两项创新”为主要内容的“1152”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在支撑地质调查范式革新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三是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需求......
代区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不仅形成了全国宏观地质构造格架认识,有力保障了国家矿产资源安全,而且有效服务了重大工程建设和国家重要战略规划实施,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引领性基础地质研究成果,为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
调查,深化两极地质构造演化的创新认识。五是开展海底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加强海底活动构造、海底滑坡等致灾机理研究,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六是加强技术方法创新应用,推进深海地应力、古地磁等技术研发,支撑开展重点海域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古地磁研究,完善深海地质研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