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也是钕资源的重要矿物原料。 范晨子介绍,矿物是地质体的最小组成单元。我们认识矿物大体从颜色、形态、光泽、硬度等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晶体结构3个方面来观测。最早是肉眼识别,后来发展到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现在现代电子微束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使更多微细的矿......
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3种,Re-Os同位素标准物质2种,共计5个系列18种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研制了钛铁矿化学成分标准物质5种;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研制了稀散元素锗、镓、铟、铊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4种;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研制的石英岩化学成分分......
目标新矿物。”采访中,曲凯向记者介绍了“空锌银黝铜矿”的发现经过。研究过程中,团队发现一种成分特殊的黝铜矿,在对其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谱学特征等系统矿物学研究后,确认为一种自然界尚未被发现的黝铜矿族新矿物。这种新矿物相较一般的锌银黝铜矿缺少1个二价阴离......
监测网络。 建立地热资源国家级监测网、省市级监测网以及区域范围监测网,获取地源资源开发利用中地热流体流量、温度、水位、水质、水化学成分等动态监测数据,为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开展地热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包括地热资源勘......
作用。据悉,今年通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终审的地质类标准物质有9个系列41种,是可供地质矿产勘查、环境评价、选冶以及贸易等相关部门用作化学成分分析的量值溯源和质量监控,是地矿行业地质样品化学成分分析质量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重要技术支撑。 21.地下水......
2021年,课题组采集到矿石标本;2022年初,在对该矿石进行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研究时,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成分的稀土矿物,通过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系统矿物学研究后,确认其应为一种硅铈石超族的新矿物。 “矿物学作为地质学的基础,是整个地球科学系统的基石。而新矿物研究属于矿......
是我国嫦娥五号任务重要的参考资料。该地质图表现了预选着陆区范围内各种地形、地貌、地质信息,以及主要地质单元的分布、年龄、岩性、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等特征。丰富翔实的地质图面内容可以为嫦娥五号任务选择一个样品价值最为丰富、实施难度适中的着陆点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返回......
物是项目组2018年在北秦岭开展关键矿产典型矿床研究时发现的,由于其不同于常见锂云母的特征,引起了研究团队的注意。经过物理性质鉴定、化学成分成分测定、晶体结构精修与谱学特征分析等系统矿物学研究后,确认其应为一种自然界尚未被发现的云母族新矿物,并于2019年6月正式向国际矿物......
铝红色沉积物,呈强酸性,高度风化,主要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期,经历了长期相对湿热的气候环境。但从沉积物颜色变化、粒度组成、化学成分、孢粉组合等指标看,网纹红土并不是在持续湿热背景下形成的,其间可能经历了相对冷湿或凉干的气候。这样说明中国南方古气候存在多个“沉......
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分布模式,显示出了花岗岩类各元素的空间分布模式与中国花岗岩类的分布和特征密切相关,能清晰地反映出花岗岩类化学成分的空间变化规律和特征,为开展花岗岩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以及开展与花岗岩有关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生态环境评价等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