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我国地质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2013年猛增10%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测试中心 作者:王亚平 发布时间:2013-10-22
  地矿实验测试技术标准按载体可分为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两类,实物标准主要指标准物质,是分析方法确认、量值溯源、仪器校准、期间核查和评价检测结果的实物标准或标尺。标准物质具有复现、保存和传递量值的基本作用,对实现测量结果的溯源性,保证测量结果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准确性与可比性,实现测量结果的国际互认具有关键作用。

  2013年10月19日,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等5个地质实验室研制的8个系列39种地质类标准物质通过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终审。

  近年来,在国土资源行业公益性专项和地质调查项目的支持下,地质领域标准物质研制的技术水平和成果数量取得显著进展,本次地质领域标准物质通过评审的数量占评审总数的47%。2013年通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终审的地质类标准物质共9个系列41种,占地质领域现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10%。其中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6种,北极海洋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1种,青藏高原三江源土壤成分标准物质6种,矽线石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3种,Re-Os同位素标准物质2种,共计5个系列18种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研制了钛铁矿化学成分标准物质5种;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研制了稀散元素锗、镓、铟、铊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4种;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研制的石英岩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3种;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研制了成矿区带沉积物成分标准物质11种。这些标准物质定值参数30-72项,具有品种多、系列性好、量值准确和适用性强等特点,可供地质矿产勘查、环境评价、选冶以及贸易等相关部门用作化学成分分析的量值溯源和质量监控,成为地矿行业地质样品化学成分分析质量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将为我国地质找矿突破起到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为使地质类标准物质顺利通过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初审和终审,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分析技术标准研究中心和全国地矿专业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筹)专业平台,多次组织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研讨会,为研制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有针对性的解决各研制单位的技术问题,为各单位研制的标准物质顺利通过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初审和终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地质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已达434种,在我国13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排名第二,约占24%,仅次于环境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国务院2013年颁布了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到2020年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数量增加一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品种增加一倍。依据该规划,地质实验测试标准物质发展规划建议草案(2013-2020年)拟研制各类急需和典型标准物质约400种,确保我国地质矿产资源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和可比有效,显著提升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工作水平和保障服务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地矿行业在研的地质类标准物质有216种,占规划的50%多,预计2016年前完成申报国家标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