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教书期间,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第四纪冰川进行研究。他以很大的兴趣关注中国东部有关第四纪冰川作用问题,在上世纪30年代,完成了《冰期之庐山》一书,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的很大兴趣和探讨。上世纪40年代,他又对贵州高原、川东、鄂西、湘西、......
Ma)、早冰期(725-670 Ma)、间冰期(670-651 Ma)及晚冰期(651- 635 Ma)等。此外,在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开启时间及其充填序列、冰川作用与“雪地球事件”、热事件与盆地形成动力学机制、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盆地演化及其资源效应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上......
ncepts of freshwater influx events leading to biogenic gas generation” 的学术报告,着重介绍了“冰川底部融水回灌形成的WCSB系统、冰川作用与生物气成因间的关系、泡菜式页岩生物气的概念及成藏模式以及此类生物气在加拿大的有利勘探区”等4个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冰川发育地区寻找......
氧气含量显著上升。 为什么这个时期会有大量的有机碳埋藏?研究人员查阅了长期的气候记录。在复杂的动物出现之前,地球经历了最严重的冰川作用,冰盖甚至扩展到赤道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雪球地球”,这个假说认为当时整个海洋完全被冰层覆盖。冰川消融以后,陆上风化作用增强,大......
萨地块中新生代板内变形现象、冈底斯岩基带中典型的多期新生代花岗质杂岩体、不同成因的晚第四纪湖泊沉积、念青唐古拉山西段的第四纪多期冰川作用遗迹、亚东—谷露活动裂谷北段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地貌标志和全新世古地震遗迹等内容。通过考察,俄方初步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研究的现状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