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10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探寻世界级稀土宝藏

    “稀土”。稀土是镧系元素(15种)以及钪和钇共17种关键金属元素的统称,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人工智能、精密制造和国防科技等尖端领域。当人类文明迈入数字时代,稀土正经历从“工业维生素”到“工业必需品”的转变,现今更是一跃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它已......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7/t20250722_794763.html    发布时间:2025.07.11 14:42:00
  2. 锁定红河地区背后

    稀土的16个元素也囊括其中。红色越深的地方,代表某种元素的富集程度越高;蓝色越深的地方,则代表某种元素的富集程度越低。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具有16个稀土元素的、全国性的地球化学基准图。”王学求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把元素周期表绘制在地球上的灵感可以追溯......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7/t20250722_794762.html    发布时间:2025.07.11 14:37:00
  3. 服务全球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质世界的内在规律,更以精妙的逻辑将看似孤立的元素串联起来,构建起完整统一的自然体系框架。然而,相较于元素周期表所展现的理论秩序,人类对元素在地球的分布与循环认知有限。国际社会急需权威观测数据,以破解全球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可持续发展难题,为环境治理与资源规划提......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7/t20250722_794760.html    发布时间:2025.07.11 14:29:00
  4. 穿透地层的世纪回响 | 中国稀土勘查的战略突围与全球担当

    将中国稀土勘探的辉煌成果绘入世界版图。这不仅是中国地质人代代传承的见证,更是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提供支持的有力证明,让人类得以从微观视角重新审视地球亿万年的沧桑变迁。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积极发起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研制中国主导的地矿领域国际标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7/t20250722_794757.html    发布时间:2025.07.11 14:15:00
  5. 新华社: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引

    记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指引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一)“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   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浩瀚大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油气和生物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海洋经济有着高瞻远......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6/t20250612_790714.html    发布时间:2025.06.10 11:21:00
  6. 人民日报:[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孙珍:用好“梦想”号 探索深蓝奥秘

    切配合、攻坚克难的结果。一路走来,许多故事令人难忘。记得在嫦娥四号任务时,一个难题摆在面前: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飞临月球背面的人类探测器如何与地球保持通信?团队用了近两年时间,解决了中继星通信的最佳空间点问题,实现中继星对月球背面探测器和地球站同时可见。2018......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6-09/t20250609_790416.html    发布时间:2025.06.09 17:04:00
  7. 人民日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权威发布)

    有时候甚至是充满了危险”,需要“面对咆哮的西风带、危机四伏的冰山、常人难以忍受的极寒等挑战”。带着“为祖国的强盛而效力,为造福人类而付出”的热忱,极地工作者在科考活动中严格遵循环保要求,坚持“低干扰”和“最小必要”准则。   科技赋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22_788746.html    发布时间:2025.05.22 10:00:00
  8. 与地质灾害赛跑——2024年全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回眸

    旱涝急转、温度骤变等不良气候因素导致突发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除了自然因素,近年来,我国山区城镇化建设、道路通讯设施、重要基础设施等人类工程活动的规模、范围和强度日益增大,也加剧了地质灾害风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打好地质灾害防治这场攻坚战,全国各地陆续部署......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19_788184.html    发布时间:2025.05.19 10:24:00
  9. 自然资源部举办第四次生态文明大讲堂

    他介绍了地球科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并通过分析大数据和数学建模支撑极端地质事件模拟预测的具体案例,进一步指出地球科学理论如何服务人类可持续发展,引发了与会人员对地球科学前沿问题的思考。他讲解了非线性矿产定量预测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的思路与优势,基于知识检索发现与预......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15_787849.html    发布时间:2025.05.15 08:55:00
  10. 殷跃平院士谈极端气候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策略

    的,必须依靠三甲医院的力量。   记者:   极端气候下,如何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殷跃平:   除了极端气候的影响,人类工程活动范围的扩大,也加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复杂山区的城市、乡镇和居民点建设的扩张,切坡建房和切坡修路的范围扩大,......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5/t20250512_787523.html    发布时间:2025.05.12 11:0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