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锁定100平方公里的中重稀土靶区,这些听起来就很苦的事,中国地质人依然义无反顾。 “把全中国走一遍”是很多人的梦想,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学求已经实现了多次。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
矿业权取得更具公平和效率。实行探采“直通车”制度,完善矿业权收回补偿、转让、抵押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扩大矿业权物权权能,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为了解决长期困扰矿山企业的“矿合法、地不合法”问题,新《矿产资源法》建立矿业用地制度,允许开采战略性矿产资源征收......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家战略,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我们中国人的贡献”。海洋强国建设,落脚点是实现“人海和谐”。“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
最核心的技术是内容的理解和生成,就是把图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用大语言模型进行推理、解析,最终产出用户需要的内容。有研究显示,人的左脑控制逻辑运算,右脑则主导人文、设计、艺术。目前,人工智能大部分技术集中在“左脑”开发上,“右脑”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稻谷。”她分享了通过土地整治使村民增收、粮食增产的喜悦。 “一代代队员常年坚守野外,就是想为国家多找矿。”丁正江表示,“地质人的铁锤,敲响的是山河音律,扛起的是国家重托。” 无数自然资源工作者默默耕耘,用行动与担当,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
分享基层工作经验时说。 “远离祖国亲人,在惊涛骇浪中把向、在重重海冰中突围、在极夜酷寒中坚守,支撑我们的是专业素养,更是信仰的力量。”赵炎平说。 “帐篷为家,与风雪为伴,体现信仰的力量。”丁正江说,地质人的铁锤,敲响山河音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地灾之殇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登记地质灾害隐患点28.4万余处,12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笼罩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阴影之下——残酷的数据时刻警示着我们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紧迫性。 据统计评估,我国崩......
利益共享 存量空间盘活往往涉及很多利益主体,如何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是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我们在改造实践中充分尊重原权利人的既有权益,通过产权制度的创新,让各方共同分享改造的红利,推动相关权利人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存量空间盘活利用。针对不同类型的用地权属,......
力,威胁百人以上的滑坡基本得到控制。但是,泥石流成为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最大的地质灾害灾种。 我统计了一下,目前威胁人数大于100人的泥石流隐患点约有4800处,其中威胁人数大于1000人的泥石流沟有240多处。受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泥石流的监测预警难度也更大,造成的重特......
合会等13家矿业相关协会发出倡议——将毛主席“开发矿业”题词纪念日(即每年的2月17日)设为“中国矿业工作者日”。这一天既是全体矿业人的节日,更是对千千万万战斗在各领域的矿业工作者的最高奖赏。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对矿业来讲既有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