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黑河流域高原山地水源涵养与生态退化调查监测与评价项目组携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兰州大学,成功举办祁连山中部亚高山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二次管理、学术委员会暨学术交流会,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公顷,位居全球第四,在净化水质、防洪蓄水、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问题依然严峻。尽管中国湿地保护率已达52.65%,但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中国湿地资源的......
碳汇价值提升领域 (1)干热河谷区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估与可持续管理 (2)基于碳普惠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 (3)退化天然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 二、资助额度和资助周期 1. 资助额度:本年度计划资助开放课题8项,其中将筛选重点课题2项,每项4.0万元......
根据研究方向由创新基地指定),共同开展联合研究和基金管理。 二、资助方向 西南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存在高山石漠化、高寒草甸退化、湖泊湿地退化、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制约了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聚焦西南山地区的重大生态问题,通过调查、监测、评价等......
深部钻探时尤为严重。同时,钻井液泄漏会造成地表水体污染,设备运作噪声也会干扰野生动物和居民生活。此外,空气污染、水资源浪费、土壤退化与辐射风险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绿色钻探技术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冯美贵对《中国报道》记者表......
4亿吨。这一数据可为“双碳”目标提供支持。 调查还基本掌握了地表基质层构型对黑土地资源的控制与影响,指出地表基质层构型与黑土地退化问题的类型存在密切联系,可为黑土区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退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新视角。 张海啟表示,4项标志性成果可为黑土地......
结构特征,项目团队构建了包含地表基质本底、黑土层性状、侵蚀情况等六维指标的稳定性评价模型,划分出稳定区、较稳定区、潜在不稳定区与退化区;构建以土壤厚度、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养分、容重等为核心指标的综合质量评价模型。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区黑土地稳定与较稳定区面积占比......
等及以上黑土地资源面积为36.50万平方千米,占调查面积的88.66%。 根据地表基质层构型、黑土层厚度、黑土层有机质含量、黑土层容重、退化类型和侵蚀强度等指标,综合评价黑土地资源稳定性。结果显示,稳定区面积16.25万平方千米,占调查面积的39.48%。 根据16853个2米深度......
靠近大陆方向移动。海水入侵的特征是隐蔽性、多样性和周期性,灾害一旦发生,将引起地下水水质恶化,影响区域内的地表植被生长,致使生态退化;使部分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作物减产,灌溉机井报废,农田沦为荒地;还会造成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困难等......
大经济区和区内重点环境地质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探索解决水土质量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岩溶塌陷、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等重点问题。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力求站在全国、全球相关领域的高度开展创新。 二是以“大资源观、大数据观、大地质观”指导创新。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