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所殷建军副研究员在下载洞穴温湿度仪自动记录数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所石笋与古气候团队就对我国西南地区许多重要溶洞开展长期的现代监测研究,以期建立洞穴碳酸盐沉积地球化学指标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
西南50万-15万年来石笋记录的气候事件与全球变化的响应”、“西南地区高分辨率洞穴石笋记录的MIS5a/4气候转换特征”、“黔桂地区洞穴现代碳酸盐沉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分辨率洞穴石笋记录的气候突变及其规律性研究”、“中国气候变化岩溶沉积物记录研究”及中国......
日,国务院审定并公布了全国共40处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名列其中。 据专家介绍,距今4亿~2.2亿年前,贵州曾多次处于浅海碳酸盐沉积环境,沉积了总厚度达几千米的碳酸盐岩地层。晚三叠世后,受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影响,贵州全境隆起成陆地,并逐渐抬升形成内陆高原。织金洞......
堡大学地质学教授及古元古代成矿作用研究组的共同负责人。他是世界上BIF领域研究的权威专家之一,并关注于前寒武纪古环境重建。其在早期碳酸盐沉积、锰矿床及与高品位铁矿床相关的铁建造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学识,研究兴趣集中在大型高品位BIF型赤铁矿床的成因,及古元古代晚期红层沉积的......
精确追溯亚洲季风气候的变化历史、理解其影响机制,以期能够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的气候变化走向。 洞穴石笋是洞穴内的一种碳酸盐沉积,其形成所经历的地球化学过程受到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因此,石笋蕴含的多种指标,如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生长速率、流体包裹体......
间为2011-2013年,主要工作区北起皖南齐云山区,南至闽北武夷山区;西起赣东北怀玉山区,东临浙东海滨。项目通过对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各含碳酸盐沉积盆地的野外调查,开展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地层与古生物学等综合研究,查明其碳酸盐岩和岩石类型与时空展布。 项目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量......
标准时间标尺;精确确定了MIS6a/5e(终止点TII)的转换年代;揭示了 MIS 5E 阶段的内部结构变化特征;建立了末次冰消期-全新世石笋记录的标准时间标尺;精确解译了现代洞穴碳酸盐沉积-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的气候环境替代指标;揭示了多个平行石笋δ13C记录的气候事件及生态环境的演化。......
次发现钾芒硝、钾锶矾、红钾铁盐等盐类矿物,主要为化学蒸发沉积成因。研究显示,盐类矿物在地层中的分布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淡水—碳酸盐沉积阶段,反映了由早更新世至全新世,卤水逐渐浓缩的过程;微咸水—硫酸盐沉积阶段,反映出湖水进一步咸化,已进入微咸水阶段;咸水湖&mda......
季风增强阶段,主要反映为暖干组合持征;而在冬季风增强阶段,主要反映为冷干的组合持征,反映地表生态环境较差。 五是现代碳酸盐沉积-CaCO 3 的δ18O、δ13C记录的替代指标意义。 洞穴滴水监测表明,现代洞穴滴水形成的碳酸盐沉积的δ18O记录,主要代表季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