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从最基础的农业问题可窥见一斑。 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5年下滑后仅有8614亿斤,粮食供求关系日趋紧张。 农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应对,不仅来自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更来自统筹全局的发展理念。2004年至2012年,中央连续9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一向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食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既需要耕作者付出辛勤的汗水,也是土地、水、燃料、化肥等许多宝贵资源的凝结。 近年来,随着“光盘行动”等措施的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仍然存在:一些菜肴只吃了几口就被倒掉......
出,我国应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持生态的红线,保持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民以食为天”,“土壤是万物之本”。没有健康的土壤,地球上的生命就不可能持续。土壤是农业之本,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生态系统服务,也是粮食、饲料、......
弯……一群活泼的小娃娃,张开稚嫩的小嘴巴,尝着清甜的水……这样时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画面,相信没有人不为这份真情流露而动容。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始终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特别加大力度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
; 占世界近1/5人口的中国,却仅拥有世界不足10%的耕地。当很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信息化时代,中国仍然离不开“农”字当头,“民以食为天”始终不能放松。 金秋十月,玉米丰收时节。走在老家山东莱州的试验田里,“玉米大王”李登海喜上眉梢:如今亩产量达1......
在荒山上崛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核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并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
用地审批试点,倒逼职能转变,这些改革优化了市场和政府间的关系,最终也将施惠于民。 执行层面——生活、生产、生态的全方位守护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2013年,中央累计下达土地整治资金442.64亿元,共验收土地整治项目2.05万个,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
督察,资源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方式——数质并重守红线,节约集约保资源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首先要牢牢守住“饭碗田”。 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351......
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
记勉励道:“上个月我刚去过陕西,安康那一带也是富硒地带,你们这里也是富硒地带,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 民以食为天。在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强调“米袋子”“菜篮子”的重要性: “我在福州当市领导的时候,搞好‘菜篮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