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中,《地学浅释》成为重要的篇目之一。同时,他在一系列给皇帝的上书中,也多次引用地质学知识,以论证变法维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梁启超用地质学知识来说明中国进行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896年8月9日,他发表《变法通议》,其中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就引用了地质学的知识:“大......
贵的历史文献资料、59件代表藏品,展示了宋庆龄、李大钊、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徐悲鸿、梅兰芳、李四光、詹天佑、李叔同、康有为、梁启超、红线女这14位“时代之子”的不朽人生。 展览期间,李四光纪念馆工作人员作为“8+”联盟讲解团队成员,向观众们讲述了李四光的卓越一......
振兴、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无私奉献,表示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瞻仰了梁启超先生墓,缅怀了戊戌变法的各位先贤,通过回顾历史缅怀前辈,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表为十九中学赠书,并为获奖学生颁奖。 各馆代表还为师生们详细讲述了14位名人(宋庆龄、李大钊、鲁迅、郭沫若、老舍、徐悲鸿、梅兰芳、李四光、詹天佑、梁启超、红线女)的生平事迹,激发了参观展览师生们的爱国热情,弘扬了文化名人的伟大民族精神。 。 ......
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之句。寅恪先生治学恰乎其评王静安之言——“博矣!精矣!几乎无涯岸之可望,无辙迹之可寻。” 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举荐陈寅恪,曹嫌弃其既无文凭,也无著作,急得梁先生大呼“我也无博士学位,著作虽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寥寥数......
名称,提供了大量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1921年初刊于《地质专报》,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为宝玉类,中为石类,下为金类。 梁启超在1921年编写《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将《石雅》列入参考书目并加以好评。丁文江先生对《石雅》的评价:“按照科学的矿物学对中国古代和现......
1919年4月24日,梁启超从巴黎致电到国民外交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日本,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代表),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4月29-30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3国代......
常修为政之德,及时“悬崖勒马”,不致“一路走到黑”。及至翻身落马才后悔不跌。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 其三,才俊还须挫折教育。梁启超曾言:“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年才俊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难得的人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但一旦发现青年才俊,就予以高官......
求与探索——文化名人的历史印记》图片展,计划在北京宋庆龄故居、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桐乡市茅盾纪念馆、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天津梁启超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同步展出。之后在其他省市的博物馆、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巡回展出。 《传......
居纪念馆组成。这14位名人分别为宋庆龄、李大钊、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徐悲鸿、梅兰芳、李四光、红线女、詹天佑、李叔同、康有为、梁启超。联盟每年紧扣党和国家的宣传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在国内外不间断开展主题展览、出版、讲座、演出等文化活动,弘扬以“8+”名人为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