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9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1. 地学文献中心举行程裕淇院士手稿捐赠仪式

    精神,弘扬学术文化的宝贵财富。   作为国家级地质专业图书馆,地学文献中心现建有全天候恒温恒湿的特藏珍本文献库,已收藏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众多中国地质学先辈的文献资料,部分藏品还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地学文献中心通过收藏好这些珍贵文献,可以充分发......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407/t20240715_767031.html    发布时间:2024.07.15 10:23:00
  2. 大国土随想

    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有“空岛效应”,研究前景广阔。因相对高差形成“陆中之海”“陆中之岛”创意开启了生物国土研究的新篇章。丁文江留学英国7年,就是地质学与动物学的双专业人才。   4.危机性国土   一是国土安全问题,如藏南9万平方千米国土沦陷、吉林图们江口封堵......

    https://www.cgs.gov.cn/xwl/fcjxd/202206/t20220601_701175.html    发布时间:2022.06.01 19:53:00
  3. 传承百年光荣梦想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百年风华铸就辉煌篇章

    学在中国的扎根奠定了基础。而地质调查所的成立,则标志着中国科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13年9月4日,北洋政府正式任命丁文江为地质调查所所长。从这一年起,地质调查所开始实际运行。1916年随着自己培养的调查员入所,地质调查所开始大规模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了一系......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04/t20240418_757939.html    发布时间:2024.04.18 10:21:00
  4. 地质调查科普网站正式上线

    设计地质趣闻、地调那些事、地质人三个专题栏目,从行业形象、地质精神、地质文化等方面展现地质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质。内容既有丁文江、李四光等行业典范事迹,也有普通地质人的吊丝情怀,亦有地质工作中奇妙发现。   三、 地质调查科普网运维设想   在后续的开发运维中......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704/t20170422_427907.html    发布时间:2017.04.22 08:32:00
  5. 亿万年的等待只为你召唤

    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支撑基地。   事实上,毕节威宁-赫章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由来已久,但针对“三稀”矿产的调查研究并不多。解放前,丁文江、刘之远、黄懿、罗绳武等人对区内的地层及煤、汞等矿产资源层曾做过概略调研。而该地区系统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则始于1960年。自上世纪......

    https://www.cgs.gov.cn/dwjs/rcdw/rcdw/201905/t20190508_481437.html    发布时间:2019.05.08 10:55:00
  6. 中国地质调查的前尘往事

    群众学术团体,为开展我国地质矿冶研究作出了贡献。张轶欧于民国27年5月24日逝世,终年57岁。   张轶欧在任矿政司司长期间,与同事丁文江、章演群、翁文灏等创办地质调查研究所。当时,矿务司下设地质科。任命章鸿钊任科长。   章鸿钊也于1905年留学日本,并于1911年在东京帝......

    https://www.cgs.gov.cn/ddztt/cgs100/mtbb/201611/t20161108_415938.html    发布时间:2016.11.08 09:53:00
  7. 地调百年精神 薪火代代相传

      19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开展工作,开创了地质调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先河,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为代表的300多位地质先辈,坚持近代科学报国救民之路,在战乱中推动我国的地质调查从无到有,在曲折与磨难中前进发展。从1916年到2016年,地质调查工作走过了......

    https://www.cgs.gov.cn/ddztt/cgs100/zhengwen/201611/t20161121_417252.html    发布时间:2016.11.21 11:27:00
  8. 中国地质调查在辛亥革命后起程的几个背景

    钊(1877—1951),浙江湖州人,1899年22岁时考中秀才,1905年留学日本,1911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质学系,获学士学位。   丁文江(1887—1936),江苏泰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又留学英国,1911年毕业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获地质学动物学双学士学位后回国。  ......

    https://www.cgs.gov.cn/ddztt/cgs100/mtbb/201610/t20161025_414512.html    发布时间:2016.10.25 09:25:00
  9. 让历史告诉明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简记

    技力量中一支特别重要的队伍。   在抗日战争前夕,有关方面就开始积极开展资源准备。南京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原料与制造组在翁文灏、丁文江主持下,组织国内地质学界专家就中国矿产资源及其战时如何开发利用问题展开调查和设计,重点是煤、铁、石油及具有战略地位的钨、锡、锑等特......

    https://www.cgs.gov.cn/ddztt/cgs100/mtbb/201607/t20160726_344886.html    发布时间:2015.09.07 13:55:00
  10. 对40年地质工作的几点想法

    步加强科学文化研究。我们提倡李四光精神,李四光精神与地质科学文化如影随形,内涵丰富,梳理得当必有精品。“融合”也要怀故纳新,从丁文江“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到《温家宝地质笔记》中“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都立足于科学文化,兼容“两种文化”,自然融为一体......

    https://www.cgs.gov.cn/xwl/fcjxd/202205/t20220530_701018.html    发布时间:2022.05.30 17:12:00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