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179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3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中国地质学会二〇二四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和地质找矿重大成果揭晓

    极冰盖驱动全球气候重大转型的机制,科技创新引领我国锂稀土等战略新兴矿产取得找矿新突破,青藏高原中部非均匀地壳变形演化及其大型断裂带的控制作用,新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原创理论指导发现泾川超大型铀矿,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理论技术重大创新和资源突破,华北赋煤区甲烷开采-防灾......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7/t20250728_795118.html    发布时间:2025.07.23 14:03:00
  2. 新华社: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引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关乎美丽中国,关乎海洋强国建设。红树林,这种扎根于海岸潮间带的胎生木本植物,对它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红树林保护,我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就亲自抓。党的十八大后,我有过几次指示。这是国宝啊......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6/t20250612_790714.html    发布时间:2025.06.10 11:21:00
  3. 相遇相知,谱写共同发展优美乐章

    金融互动”的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与地勘单位“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了覆盖全球重点国家和重要成矿带的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实施了“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工程”,开展了世界重要国家矿产资源勘查投资指南编制工作,增强了境外地质......

    https://www.cgs.gov.cn/ddztt/kydh/2017kydh/mtbb/201709/t20170925_440365.html    发布时间:2017.09.25 13:53:00
  4. 地质所关于造山带活化的控制因素研究取得新进展

    的样式、运动学特征以及变形序列,提出了板块边缘汇聚产生的应力传递、俯冲带长期俯冲引起的上覆板块弱化以及陆内先存薄弱带共同控制造山带的活化,并主导了中亚造山带南缘在中生代陆内演化阶段的变形特征与运动学过程,这对认识造山带的陆内演化趋向于固化还是活化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505/t20250520_788376.html    发布时间:2025.05.20 08:35:00
  5. 资源所专家提出花岗岩体中普遍具有变化较大Hf同位素组成的新成因模式

    融形成岩浆中结晶的锆石分别用黑色和白色表示;两端元岩浆混合而成的岩浆房用桔黄色表示,其中高分异岩浆用粉红色表示. 具有黑色和白色环带的锆石是岩浆房中两个端元岩浆发生混合的结果。   Chunli Guo, Simon Wilde, Robert Henderson, Qiuli Li, Bing Yin. 2020. Cogenetic dy......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012/t20201222_660800.html    发布时间:2020.12.22 12:52:00
  6. 宜昌地区志留系几丁虫与标准剖面数字化研究被评为公益性科研专项十大优秀成果

    界位置以及纱帽组上部砂岩的时代问题,开展了高分辨率几丁虫生物地层学、相关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几丁虫序列及其与相关笔石或牙形石带的精细对比研究。项目组完成《宜昌地区志留系几丁虫与标准剖面数字化》研究报告1 份,发表论文 10 篇(其中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著 1 部......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1707/t20170724_436167.html    发布时间:2017.07.24 13:52:00
  7. 找矿求突破 基础在先行——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团队纪实

    二叠世-早三叠世蛇绿构造混杂岩,提出了“双向俯冲”模式,确定了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位置及时限;解体了华北板块北缘构造带和扎兰屯岛弧带的物质组分,复原了洋壳的俯冲过程;完成了东北亚地区主要构造单元划分,提出了古亚洲洋构造域是古生代造山带镶嵌一系列微陆块的基本格局。 ......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505/t20250509_787430.html    发布时间:2025.05.09 15:02:00
  8. 西安地调中心参加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并成功举办专题研讨会

    Central Asia)”专题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法国、英国等近3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了专题发言,围绕中亚天山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和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研讨。其中,西安地调中心代表王涛研究员介绍了中亚造山带西南段花岗岩Nd-Hf同位素填图最新进展及其对......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1609/t20160913_396299.html    发布时间:2016.09.13 10:52:00
  9. 后发先至,从跟跑到领跑的激情跨越

    物,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可以通过试验数据获得水合物稳定性的平衡温压曲线,并根据该曲线对比陆地或海底地层的实际温度和压力求出水合物形成带的厚度与深度,这个水合物形成带被称为“水合物稳定带”。   理论上讲,在水合物稳定带内只要同时具有充足的天然气和水就可以形成天然气水......

    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trqshw/zxbdshw/201706/t20170605_431523.html    发布时间:2017.06.05 11:20:00
  10. 大地解码者:一位地质科学家的三十载坚守 ——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海兵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余震尚未平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研究室主任李海兵已带领团队站在了地震破裂带的起始点——映秀镇。每当青藏高原及邻区发生强震,李海兵总是第一时间奔赴野外现场,记录震区的每一条陡坎、每一道裂痕。“地震破裂是如何发生的......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505/t20250507_787183.html    发布时间:2025.05.01 14:5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