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进良、吴泽燕、肖琼、牛勇、翟殷斌、覃世喜、黄奇波、吴华英、韦金海、韦金霖、陈咏梅、许康彪、黄捷、何翔。 编制背景 表层岩溶水作为岩溶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广泛用于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态补给,其合理开发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表层......
植物7门134种、浮游动物23种,发现跨界地下河2处、河流5条。研究团队联合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7国学者,完成了东南亚迄今最为系统的岩溶水环境分类研究,划分出高原型、山地型、平原型及岛屿型四类岩溶系统,并总结了各类型环境治理案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Hydro......
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岩溶所”)作为第一起草单位,依托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制定的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T/GXAS 899-2024)于2024年12月5日正式发布,2024年12月11日起实施。 表层岩溶水作为岩溶地区重要的水资源类型,......
式出版发行。 该专著以我国最大的岩溶湿地——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岩溶湿地水循环及赋存规律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岩溶水系统“五水”转化动力学模型;初步阐明了岩溶湿地区地下河系统的水资源化利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确定了岩溶湿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
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要求,踔厉奋发,苦干实干,发挥岩溶地质专业技术优势,在岩溶碳循环、岩溶水环境生态、西南地区地质安全、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勘查评价、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扎实开展工作。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机制理论研究,突破关键核......
水污染的敏感性分析、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方法研究、地球物理技术在岩溶塌陷识别和监测中的应用、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方法、岩溶水动力监测在岩溶塌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高速公路暴雨径流对岩溶水污染的探测与减轻途径、废物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渗流通道的早期检测识别等......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梁永平研究员等主编的《山西晋祠泉域岩溶水系统与生态修复研究》专著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以晋祠泉域岩溶水系统为对象,系统剖析了泉域地质结构与岩溶发育特征,水文地质边界与性质,系统要素构成及转化关系,岩溶水动态与动力场、水化......
座,GPS固定站4座,自动化监测系统8组,地裂缝自动监测站1组,分层标2组,基岩标1座,标房5座,地下水均衡试验场2个,开发示范工程34处,岩溶水动态监测点200多处,岩溶水动态自动化监测点6处,岩溶塌陷自动化监测站1个,成果图件344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图数据库146幅,数据库17个,......
综合试验站:包括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示踪试验站2处,表层岩溶带及水文生态试验站1处,地下河探测试验站1处,地下河调蓄试验站1处,岩溶水微污染处理试验站1处,岩溶石山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试验站1处;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主控实验室以及数据采集与自动化传输系统等。 &nbs......
重点、最新成果及创新合作需求做学术报告。 此次国际培训班为期14天,将在北京、武汉、桂林开展培训。室内培训以岩溶水文地质研究、岩溶水生生态系统、岩溶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岩溶地质遗迹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结合水环境治理、岩溶水资源监测、岩溶地质遗迹保护等野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