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灾作出了技术支撑,推动了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技水平的发展。 通过项目实施,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9项,软件著作权22项;发表学术论文303篇,其中SCI/EI检索文章129篇,出版专著14部;培养研究生126名,建成示范区17处。 据悉,全......
近日,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发的“自动卡取式绳索取心钻进结构及实时监测取心钻进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该专利设计的绳索取心工具能够实时监测钻进参数,根据钻具状态和钻孔轨迹调整工艺参数,取心完成后利用内管和外管间的差动实现弹性卡爪自动闭合,避免样品脱落......
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发的渗流土壤水收集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 2011 2 0118981.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土壤水的装置,尤其适合在西南岩溶地区浅薄且富含碎石的粘土层采集土壤水样。 目前,......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发的“一种钻探取样器内岩心温压实时采集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121966882.9)。 该装置内置于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器具中,可全过程测量、记录水合物保温保压钻探中样品的温度与压力数据,具有测量精度高、......
截止2016年3月25日,水环中心共申请有效专利68项,其中发明13项,外观设计2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软件著作权16项。 这些创新成果可应用在在地下水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矿山环境地质监测、海底浅部地质结构探测、深井井内原位采样、深孔监测、基岩水井水力压裂增水、取水等方面取得多项......
酸盐矿物抑制剂”发明专利申报了2014年度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中国专利奖评选;提交科研成果报告32份;申报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4项),创下历史新高。 除此之外,郑州综合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召开了非金属矿资源领域“十三五”技术预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
导TEM技术的实用化进程,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并因此获得2004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1项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地-井瞬变电磁法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提出的地-井TEM矢量交会法是一种新的半定量解释方法,开发的地-井TEM解释系......
相人工举升模拟实验系统”、“水合物开采过程中砂对离心泵磨损的测试系统”、“模拟井下真实环境进行离心泵气液分离效率的测试装置”3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证书,专利号分别是ZL201721648774.0、ZL201721648630.5、ZL201721643372.1,标志着青岛海洋所在海域天然气水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24人次成功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我们精心总结凝练业务成果,累计发表科技论文536篇,专著16部,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共计78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9项。我们不断深化国际地学合作,持续扩大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影响力。累计派出28批次98人......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发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钻杆及其喷涂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920430206.6)。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钻杆内壁喷涂耐磨保温材料,降低钻杆的导热系数和钻井液在高温地层钻探中的升温率,进而帮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