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0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1. 中国自然资源报:树起地学领域新地标

    性和全球地层对比研究提供给了重要的陆相“标尺”。   2. 建立了松辽盆地演化新模式。   揭示了松辽盆地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发现了古大洋板块俯冲、聚合的深部证据,构建了盆地早期基底双向汇聚、后期伸展反转的陆内盆地演化新机制,为松辽盆地成因再认识及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指......

    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skej/mtbd/201805/t20180531_458985.html    发布时间:2018.05.31 10:43:00
  2. 侯贺晟

    结构,揭示出东北盆岭地区深部动力学环境,为探讨陆内大型油气盆地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野。过松科二井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盆地基底受古大洋板块俯冲拼合遗迹,在松辽盆地深部及周缘发现疑似上古生界反射信息,为解决松辽盆地深部结构问题及深层油气勘探提供支撑。   实现转化应用和......

    https://www.cgs.gov.cn/dwjs/dzrc/ys/d33/201905/t20190508_481412.html    发布时间:2019.05.08 09:40:00
  3. 青岛海洋所博士后工作站新获两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

    岩浆带中段岩浆作用的深部过程及壳-幔相互作用提供新的地质学证据。该项课题的资助对我所基础地质研究具有促进作用,并对进一步了解早期大洋板块俯冲的岩石共生组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据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1705/t20170512_429496.html    发布时间:2017.05.12 18:03:00
  4. “海洋六号”打响南极海底地质取样“攻坚战”

    深海海底作业提供参考,”“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助理赵庆献说。   专家介绍,和我国南海、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位于南极大陆和大洋板块的交界边缘,地形更类似于“盆沿”而非相对稳定的“盆底”,底部洋流的持续冲刷导致沉积物不易形成深厚沉积,而冰山移动、冰川融化等因素使......

    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hylh/mtbd/201701/t20170119_421185.html    发布时间:2017.01.19 10:23:00
  5. “海洋六号”南极科考开始地质取样

    验,同时为国内其他专业科考船进行深海海底作业提供参考。”“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助理赵庆献说。   据介绍,南极海域处于南极大陆和大洋板块的交界边缘,地形更类似于“盆沿”而非相对稳定的“盆底”,底部洋流的持续冲刷导致沉积物不易形成深厚沉积。此外,由于冰山移动、冰川融化......

    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hylh/mtbd/201701/t20170119_421184.html    发布时间:2017.01.19 10:10:00
  6. “矿产勘查技术-地球物理技术论坛”侧记

    段:第一个阶段在新生代之前,雅江地区的构造演化与松潘-甘孜地块是相同的。但是在新生代的时候,雅江地区的地壳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洋板块往下,两个大地板块汇聚到一起,大海变得越来越小,很多层级在这个阶段形成了,所以松潘甘孜和钱塘江辐射到西边的古特提斯洋中。古特提斯洋......

    https://www.cgs.gov.cn/ddztt/kydh/2016kydh/dzgy/201609/t20160927_405407.html    发布时间:2016.09.27 09:11:00
  7. 大兴安岭深部构造及铜铅锌矿成矿规律科研专项通过中期评估

    研究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中期评估。 该项目获得如下新发现:一是大兴安岭和中国东北整体处于400km深度近水平展布的高速体之上,而非大洋板块持续向深部俯冲构造的背景;二是在额尔古纳地块获得了存在三叠纪和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的年代学证据;三是新发现北北东向深部隐伏成矿构造带......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1603/t20160309_303624.html    发布时间:2015.12.08 10:25:41
  8. 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获重要进展

    究课题。过去的研究集中于地球表层个圈层的碳循环,近年来人们注意到海洋吸收大气二氧化碳,并以碳酸盐形式沉积于海底的碳酸盐沉积物可随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地幔深处,它对影响全球尺度的碳循环和地球大气成分演化有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壳幔之间的深部碳循环就成为近年来国际地球科学的......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603/t20160309_297487.html    发布时间:2014.12.17 10:32:34
  9. 经济日报:掘地七千米,“钻透”白垩纪

    全球地层对比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陆相“标尺”。同时,“松科二井”还建立了松辽盆地演化新模式,揭示了松辽盆地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发现了古大洋板块俯冲、聚合的深部证据,构建了盆地早期基底双向汇聚、后期伸展反转的陆地盆地演化新机制,为松辽盆地成因再认识及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6/t20180611_461437.html    发布时间:2018.06.11 16:18:00
  10. 世界屋脊的眷恋

      从日本回国后,侯增谦将研究目光从古今海底投向了青藏高原。这次研究方向的转移调整,缘于侯增谦对另一重大科学问题的洞察和着迷。大洋板块俯冲产生大规模成矿作用已是地质界的共识,而大陆碰撞能否产生大规模的成矿作用? 这不仅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801/t20180117_449394.html    发布时间:2018.01.17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