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1. 奋战高原 找矿报国

    亲为当好‘爬山匠’,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有发言权,才会有创新的可能。”唐菊兴的学生王豪说。   正是在他扎根西藏,“上山扛设备、下山背石头”的示范带动下,团队成员们个个常年奔走在青藏高原上,成为一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活力四射的队伍,涌现出郎兴海、宋扬、王立强等一......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107/t20210707_675622.html    发布时间:2021.07.07 10:32:00
  2. 昆仑山下情意深

    线索,填图。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因为高原反应,一双腿沉重得似乎绑上了沙袋,呼吸也不顺畅了,一个个嘴唇呈现出乌紫色,上山背着锤子,下山背回一堆石头,一天下来,人累得快散了架。几天下来,有的人甚至想退出队伍,回到大都市的喧嚣之中。   昆仑山并没有武侠小说中描述的仙境......

    https://www.cgs.gov.cn/dwjs/rcdw/rcdw/201912/t20191211_498965.html    发布时间:2019.12.11 10:13:00
  3. 世界屋脊上的追梦人

    任他选。可是拉瓜想到自己在学校学了好几年的专业,荒废了实在太可惜,再说野外虽然辛苦,但是有怎么也看不够的崇山峻岭,“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的日子简单却充实,他婉言谢绝了亲人的好意,执意留在了地质队。   1993年,刚到单位不到三年的他担任了举世瞩目的羊八井地热田深......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801/t20180103_448625.html    发布时间:2018.01.03 11:00:00
  4. 在生命禁区寻宝的达州地质人

    的雪山分外雄壮。大家打开电脑里的音乐,大声唱起“离家的孩子”,常常会泪流满面。  “地质人的艰辛和付出常人难以想像,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已是家常便饭。”刘正勤觉得他们这个团队的人都陪家人太少。刘正勤的爱人是外地人,小孩才1岁多。他去年进高原就将女儿的照片存了一千......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603/t20160309_303283.html    发布时间:2016.01.07 14:45:09
  5. 薪火相传“大矿梦”

    样,用个三四天,我就要背上10个馕,10天采300个样回来。”说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石光辉现在还是兴奋不已。  “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是队员们跑野外的生动写照。遇上路不通,给养送不上来,没菜吃、饿肚子的情况也常有。2003年,赶上修新藏公路,道路受阻,从山下采......

    https://www.cgs.gov.cn/gzdt/dzhy/201603/t20160309_302216.html    发布时间:2015.08.14 09:20:56
  6. 资源所流体包裹体与成矿模拟实验室党支部张作衡代表先进党支部发言

    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天山深处,到烈日炎炎的东天山戈壁地区,再到酷热难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活跃着一批不畏艰险、不辞辛劳,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的年轻身影,还有一群常年在实验室盯着显微镜和显示屏默默奉献的瘦弱身躯,他们就是流体包裹体与成矿模拟实验室党支部的16名党员群体......

    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zgdzdcj/hjdb/201603/t20160309_291946.html    发布时间:2012.06.27 14:51:25
  7. 地调局创先争优两优一先代表交流发言

    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天山深处,到烈日炎炎的东天山戈壁地区,再到酷热难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活跃着一批不畏艰险、不辞辛劳,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的年轻身影,还有一群常年在实验室盯着显微镜和显示屏默默奉献的瘦弱身躯,他们就是流体包裹体与成矿模拟实验室党支部的16名党员群体......

    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zgdzdcj/zxbd/201603/t20160309_291628.html    发布时间:2012.06.27 15:19:00
  8. 新华网:走基层 在危险的岗位上:记者随访野外地质工作者

    就不晕了。”专家给我们开了个“偏方”。   刚刚做完手术的75岁老地质专家侯立玮教授表示,对地质队员来说,工作就是“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地壳运动造成点头晕根本不值一提,难办的是遇到山上没有路,那就只能“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地质调查工程师黄成......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9256.html    发布时间:2011.12.05 10: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