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科学家金若时研究员,总结了“大盆地、大砂体、大规模成矿作用、成大矿”的研究思路,奠定了“973”项目申报总体思路。与此同时,砂体三维可视化编图、富铀矿物微区原位测年、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也可能是“973”项目获胜的因素之一。 还有一点,我们充分利用占有的盆地......
案,并就化石数据库建设、考核指标完成、科学数据汇交和经费使用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通过项目实施,可搭建罗平生物群实物标本库和三维可视化数据库,构建罗平生物群化石数据库共享服务平台;有助于揭示三叠纪生命演化规律,支撑科研科普双轮驱动,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与资源数据共......
近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利用大数据、三维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建设完成“数字南黄海”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高效数据整合和精细模型模拟,显著提升了油气勘探前期决策速度,为重点构造精细评价和目标快速锁定提供了有效支撑。 该平台汇聚了南黄海区域地质取样、地球物理勘探、水......
系统、设备及介质,主要技术流程是通过对目标矿区的钻孔资料进行数据预处理,创新使用基于浓度-长度的分形方法提取矿化异常信息,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二维构造叠加晕向三维原生晕的发展,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矿区三维综合找矿预测模型,能够识别矿化富集中心,预测矿区深、边部......
成果图件344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图数据库146幅,数据库17个,数据信息系统或管理系统6种,建立了地下水空间分析系统和各盆地(平原)三维可视化地质结构模型。 (二)主要成果 1.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 重新评价了我国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摸清了全国......
内首次提出将传统矿产资源评价与现代地学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并研制了MRAS软件系统;2002年,肖克炎承担国家863项目“地学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通过基于GIS的资源评价分布式网格计算,开始了对“探矿者”软件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积累;2006年~2013年,“探矿者”在全国危机矿山......
(放)技术,完善采掘工作面超前定向钻孔探放水技术、井下涌(突)水源快速综合判识技术。三是提升矿山水害预防与治理技术,包括矿井充水三维可视化分析、造孔注浆加固、机械化充填开采、电泵排水等技术研发。四是加强“煤—水”双资源型矿山协调开发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矿区水害由单......
成多源、异构、海量的地质“数据中心”。同时,综合利用GIS、三维、数据库等技术,建成面向专业研究的基础工作平台、面向政府规划管理的三维可视化决策支持平台、面向社会公众的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就如何全面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地质工作的战略科技力量?中国地质大学......
律、成矿系统及不同类型矿床的分带、叠合模型,深部勘查模型及勘查理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地球化学深部矿体定位技术,钻探技术,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 本次会议的召开,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深部找矿工作的发展,为满足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
样透明”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的梦想。目前,业内人士认为,“玻璃地球”是一项基础性的地质信息系统工程,可被看作一种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三维可视化虚拟地壳,该系统提供的地质、地理信息,可供开展地质、资源和环境决策分析。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各自的“玻璃地球”计划中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