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直“青年文明号”等一系列荣誉。 大洋科学考察是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太平洋上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以此次大洋科考活动为例,需要远洋航行约25000海里,历时160天,科考项目涉及多项学科和专业技术方法,探索性强、精度要求高。由于航海作业时间长, 气候海况和......
表示,海洋作业将按照计划进行,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做好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障船舶安全,尽全力让海洋六号顺利安全的开展后续科考活动。 广州海洋局主要负责人、局有关部室负责人在北京指挥部出席现场会。北京指挥部全体人员与海洋六号挥手致意海洋六号调查船现场与“海......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国际海底富钴结壳矿区勘探合同后,本航次将按要求履行这一国际合同义务。 此次远洋科考活动,“海洋六号”将利用先进的调查设备,开展近底微地形地貌和浅地层测量、柱状取样(重力取样或活塞取样)、箱式取样、多管取样、海底摄像......
5月28日,我国“海洋六号”科考船从广州再次起航,远赴太平洋,执行深海资源和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本报一直跟踪报道“海洋六号”船大洋科考活动,今年特派4名记者分航段随行采访报道,跟踪记录中国走向深海大洋的坚实步伐。 5月28日10时30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中国科学考察船“海......
2018年4月28日,中国-捷克陕西省汉中天坑群联合科学考察团进驻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小南海镇。本次科考活动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与捷克洞穴学会、英国洞穴协会共同组织的国际天坑——洞穴科考活动,其中外方团队由国际洞穴联合会副主席、捷克洞穴学会主......
...
广州海洋科普课堂、“走近可燃冰”海洋地质科普大讲堂、“海马”号科技创新成果展等科普活动,主编的《海洋六号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活动纪实》获2016年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组织制作的“神奇的可燃冰”科普视频,被列为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科普材料放在官网上进行......
达南极点;而在稍早之前北京时间12月14日,登山队成功登顶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 这标志着中国地大登山队成功完成“7+2”登山科考活动。自2012年以来,这支登山队利用4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和北极点、南极点徒步穿越的壮举。 南极文森峰是在约......
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环境调查和相关的海洋科学研究,了解调查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以及环境影响。航次分为六个航段,约为122天。 此次远洋科考活动,“海洋六号”将利用先进的调查设备,开展多波束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多道地震调查、柱状取样(重力取样或活塞取样)、浅钻取样、箱式......
近日,由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地图集》正式出版发行,其内容主要源自2008年三江源头科考活动所获取的重要成果,包括《走进三江源》、《认识三江源》、《考察三江源》和《探寻三江源》4个图组,共61个专题。 《三江源头科学考察地图集》以基础地理信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