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多米的海底,如何实现“冰”中取“火”? 为大家带来一张长图 揭秘高新科技创造的 “水火相济”海底奇观 ...
溶质运移模拟的领先水平。 许天福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甲烷水合物的背景及研究意义,随后详细介绍了冷泉碳酸盐岩和硫化物的形成模式、海底冷泉沉积物储层特征及研究方法(如室内反应釜/反应柱实验、天然类比法和数值模拟法),最后深入介绍了甲烷水合物的成藏背景、天然赋存状态......
在现场,海洋地质虚拟现实科普系统VR体验与蛟龙入海立体电影受到观众追捧,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海洋地质调查的工作环境,近距离观察真实的海底地形地貌与海洋生物,提升了公众对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多样性的责任意识。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6日 12 版) ......
资源勘探与评价”项目,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与中国大洋协会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富钴结壳勘探合同第一个五年阶段成果报告编制,已提交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这标志着我国已圆满完成国际海底富钴结壳勘探合同第一个五年活动方案阶段性目标任务。 自1997年起,我国对太平洋5个海......
应用成功,获取了丰富实测资料和实物样品,填补了我国在海山区复杂地形中应用空白。在连续3天的作业中,“海马”号在1600~1800米深的复杂海底环境下,首次利用自主研制的ROV钻机在维嘉平顶山钻进80多厘米,成功揭示了“海底黑金”富钴结壳的实际厚度。“强力爪”是为抓取巨大块状样......
页岩气等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成矿理论研究。着力解决低品位难利用的铁、铝、铜等大宗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地科联、国际海底管理局等国际地学组织活动,通过深部探测计划等重大地学计划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开展全球28条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合作研究。完善全球矿产资......
加赞扬。反过来,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培养方式、和善正派的为人,也给杨经绥很多有益的影响。 杨经绥的博士论文《塞浦路斯古海底构造重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新的认识,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海外留学生涯,给了他地学研究的全球视野,使他把握到研究领域......
有重大的地质科研意义。 百慕大三角之谜终破解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挪威北极圈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巴伦支海海底发现多个巨大的坑穴,坑穴宽达半英里,深度为150英尺,据信是由临近海岸的甲烷累积爆炸形成。研究人员表示,海底爆炸可能给此时正好在海面......
面取得骄人成果:圈出2个稀土资源远景区;2014年成功申请到第一块位于西太平洋的3000平方千米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有力维护了我国国际海底的权益; 6年来,调查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蛟龙号7000米级深海试验先进集体”、“中国大洋科考先进集体”、“中国地质调......
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李家彪研究员做客青岛海洋所 “业治铮海洋地质大讲堂”,作了题为“北极考察与高纬冰区海底深部探测”的精彩报告。 报告会上,李家彪院士围绕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的科学目标、探测手段、作业过程,深入解读了为什么研究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