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带形成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前寒武纪构造与超大陆旋回、构造变形与流变学、盆地构造与能源效应、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构造地貌学、矿田构造学、古地磁学等研究领域,充分展示了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和蓬勃生机。 闭幕式上,与会院士为优秀学术报告颁奖,并宣布......
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会议。 60多年来,翟裕生院士辛勤耕耘在地质科研和地质教育战线上。科研上,他孜孜以求,潜心钻研,在矿床学、矿田构造学和区域成矿学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矿床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教学上,先生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育出大批优......
完善构造演化控制油气富集与保存方法体系,剖析构造演化控制成盆-成烃-成藏的动力学机制,指导深海重点区域油气资源调查。三是加强矿田构造学创新,以矿田构造解析为基础,运用地质力学、构造地质学和矿床学原理方法,研究构造对矿田、矿床、矿体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与改造作用,指导......
竞争7个世界地质公园名额,中国仅三清山一家申报。三清山记录了地球10亿年演化发展历史,遗存有沉积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学、大地构造学、地球动力学、地貌学等多学科价值的珍贵地质遗迹;保存了具有2亿多年演化更替历史的珍稀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拥有类型齐全、......
处理,夯实基础。针对两个矿体,利用最新技术重新开展地球物理数据精细处理,获取高分辨率的水合物矿体成像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沉积学、构造学解释,以了解两个水合物矿体的控矿因素及其成矿过程。第二,采用多方法、多手段精细刻画储层。进行更为精细的测井计算解释工作,针对常规......
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王宗秀研究员)等系列专题讲座。开办讲座的目的在于更多的掌握东北地区最新地调科研成果,了解东北地区构造学研究新动向,促进地调科研深度融合,逐步提高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共计150人参加了培训。 为使培训效果更好,结合单位的学科发展,......
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研究员、侯增谦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经绥,岩石大地构造学家。1950年6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籍贯浙江余杭。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1992年毕业于加拿大达霍西(Dalhousie)大学获博士......
造解析方法应用水平,探讨增生杂岩区填图单位的划分、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及图面表达形式等。 构造解析方法源于马杏垣先生提出的“解析构造学”,其体现了构造现象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规律性的矛盾对立统一思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方法,对研究这个内部具有一系列不同演化历史......
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当选为经济地质学家学会(SEG)会士(1996)和澳大利亚矿业和冶金协会(AUSIMM)会士(2015)。 杨经绥:岩石大地构造学家,生于1950年6月。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1992年毕业于加拿大达霍西(Dalhousie)大学获博士学位。 他主要从事青藏高......
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使命担当。 地质力学研究所坚持创新引领,发挥特色优势,以创新地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发展油气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学为支撑,努力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作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 一、加强基础理论创新,支撑保障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一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