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目标。具体安排是:2017年第四季度开展准备工作;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组织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库建设;2019年下半年,完成调查成果整理、数据更新、成果汇交,汇总形成调查基本数据;2020年,汇总调查数据,完成调查工作验收、成果发布等工......
心召开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图集编制研讨会,拟在已有地质调查成果全面集成、二次开发、转化利用基础上,通过钻孔标准化与数据库建设,初步摸清成都市地下空间宏观地质结构,梳理出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关注的地质问题与地质资源,尽快为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地......
究所携手国内单位,绘就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固碳潜力空间分布图。 ★中国重要矿产矿山数据库建成:5月,中国重要矿产矿山数据库揭牌,数据库建设涉及16061个重要矿山的数据信息。 ★我国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质量区划获阶段性成果:6月,《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中砷氟等评价与安......
江西、广西、青海、吉林等7省地质环境图系主要编制人员,共计53人参加会议。 通过交流研讨,全面掌握了7省地质环境图系编制情况、数据库建设进展,研讨解决了部分存在的问题。会议要求:一是继续高度重视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工作,全国总结十几年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资料,提升对地质环境......
程,并在国内外同类软件系统保持领先水平。 ——建立了覆盖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过程的《固体矿产勘查数据库内容和结构》标准,把数据库建设流程与具体地质矿产勘查业务工作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工作模式。数据库基本内容涉及矿产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
县级地质灾害数据库;建立“县-市-省-全国”四级地质灾害数据库自动更新机制,试点实现了自下而上的数据库联动更新,为全国地质灾害动态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撑。 “五化模式”取得五大成效 应该说,“五化模式”的诞生,是适时而为。 近年来,经过各方的努力,尽管我国地质灾害......
源战略调查”相关工作,后改为”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调查”二级项目。其所属的“国内外三稀资源信息集成”子项目负责完成三稀资源信息集成和数据库建设工作,信息集成子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编著完成了《国内外三稀资源图集》,近日,该图集通过了专家验收。用图集的形式服务科研和管理......
部徐冠华、孙枢、周秀骥等院士就提出了加强科学数据共享的建议。1999年,科技部在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研究专项中,启动了科技基础数据库建设。2001年,科技部成立“科学数据共享调研组”,在黄鼎成研究员的主持下,完成了“基础性工作及国家政策与管理研究”等调研报告,提出了“......
学数据基础上,圈绘出优势矿种的成矿潜力区和远景区,并在成矿条件较好的地段圈出找矿靶区。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在野外地质填图、数据库建设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会议现场,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局属单位的同志分享了这些年取得的四项重要成果: ——完成地球化学勘......
导和规范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工作。 《指南》从监测方案设计、设备安装与运行维护、监测数据通讯及数据库建设、监测预警实施、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等方面提供了技术遵循;《要求》对通讯架构、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数据格式约定、物联网平台接入、......